药品零售点行业发展迅速,专业化、连锁化才是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总费用的逐年上升,药价放开、医保控费、基药限价、招投标限制等各种政策的执行,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2016年社区医疗改革的推进,基药零差价、基药目录扩容、报销比例提升等政策出台,使药店的客流量进一步被分流。同时新版GSP在药品零售企业全面实施,对药店信息化系统和执业药师配备等软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药店运营成本的攀升,传统业务增长空间收窄。
零售药店位居医药产业链下游,是医药零售的重要终端。在中国,药店是指面向消费者销售医药产品和各类健康产品的零售门店,近年来也发展出网上药店这类线上终端。从产业链地位来看,药店从医药批发商或直接从药企采购产品,并通过门店、网店销售给消费者,和医疗机构同处医药产品零售消费的终端,也同样接受来自消费者个人的自费支付和医疗保险的支付。
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药店药品销售占比达80%,多元化程度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在药店中,药品(包括化药、中成药和药材类)是其主要的销售品类,约占80%,非药类产品仅占20%左右,以保健品和医疗器械为主。而日本药店中,医药产品销售仅占32%,而化妆品、日用杂货和其他商品分别占21%、22%和26%,由于日本药店化妆品的经营特色突出,日本综合药店(区别于仅销售医保处方药的调剂药局)也被称为“药妆店”。美国药店销售结构中,与处方药相关的药房销售一般占总门店的60-70%,占净利润的30-40%,而前端销售(包括OTC、保健品、药妆、日用品等,一般OTC销售额为处方药的1/10)销售占收入30-40%,净利润占60-70%,可见国内药店非药类健康品的销占比仍然较低。
据预测到 2020年中国 OTC 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 2016 年医药工业、医保支出增速约为11%左右,未来在占医药消费 70%的医保支出增速控制在 10%左右的政策指引下, 医药零售业内生增速估计也将维持在这个水平。
2016 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 100 位同比增长 14.0%,增速下降 1.6 个百分点。其中, 4 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2%,增速下降 7.5 个百分点; 15 家区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7.6%,增速提高 5.2 个百分点。
药店发展趋势
1.药店行业吨位不断增加
药店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二大终端,从2015年的3111亿到2016年的3375亿,占据整个终端销售的22.6%。欧美国家的自我诊疗占据80%、医疗机构20%,如果欧美国家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那就意味着药店行业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2016年1.49万亿的总量80%计算,就是:11920万。
2.药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目前药店行业的集中度为38.8%,远远地低于生产企业的48.6%和医药商业的86%。随着医药工而言的不断成熟,医药行业的渠道成熟度将会不断强化,尤其是随着资本力量的介入,终端成熟度也会不断攀升。
3.药店行业连锁化率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全国目前拥有药店44.6万家,有连锁企业5600多家,连锁门店22万家,单体店22.6万家,连锁化率接近50%。随着药店经营范围的拓展和门店运营成本的增长,没有集约化的规模支撑,单体店存活非常困难、国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资本的介入,都在助推药店的连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4.药店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越到中心城市药店越规范,越到基层药店与门诊的区别越小,基层的店员都敢依据患者的情况推荐用药;药店的“脏乱差小”和各类规范执行的情况不容乐观。一边是连锁化程度不断提高,集中度不断强化,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就会有不适应者淘汰出局,存活下来的门店逼着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唯有此才能活!
5.药店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无论是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要求,还是自身经营的体系和策略,连锁企业都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尤其是近期山东不断有药店申请注销,还有大量药店托管经营,还在被飞检不断的查处。药店行业的竞争将从现在的基础设施的竞争上升为整体实力的竞争,从与门诊的客源争夺变成是药店与药店之间的综合PK。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