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
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交通运输事业始终扮演着先行官的重要角色。过去5年,我国交通领域成就斐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建成率一举超过90%,这一数据堪称我国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25年7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正式宣布了这一重大成果。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全力构建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如今,“6轴7廊8通道”的主骨架已基本贯通,其意义非凡,连接了全国超80%的县级行政区,为全国约90%的经济活动与人口流动提供支撑,如同为华夏大地织就了一张高效的交通“大网”,将各个区域紧密相连。
在这张庞大的交通网中,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十分亮眼。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攀升至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更是新增1万公里,总里程达4.8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81.5%,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公路建设同样成果丰硕,总里程达549万公里,新增约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总里程达19.1万公里,实现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全覆盖。水运方面,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新增1600公里,“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达70.4%,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971个,新增379个,规模能力稳居世界第一。民航事业蓬勃发展,颁证民航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63个,新增22个,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
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从经济角度看,促进了区域间要素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例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我国内陆与北部湾港口紧密相连,让西部地区货物更快通向海外市场,带动了沿线地区贸易增长与产业升级。从民生角度,大幅提升了人们出行便利性,高铁的快速发展让城市间时空距离缩短,“一日生活圈”不断扩大,人们出行选择更加多元、高效,旅游出行、探亲访友更加便捷。同时,交通改善助力乡村振兴,464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让农产品能够及时运往城市,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村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剩余主骨架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更加完善,交通强国建设将稳步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真正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