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产业的市场潜力庞大,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日前,历时4天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文博会”)落下帷幕。围绕“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主题,本届北京文博会向人们展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本届北京文博会更充分体现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特色。
文化、旅游作为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是持续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新时代下,显得恰逢其时。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常态化的生活选项。人们出行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还衍生了亲子、医疗、体育、休闲度假等各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据统计,从1984年到2017年,国民人均出游次数从0.2次增长到3.7次,增长了18.5 倍,国内游客数量从2亿人次扩大到50亿人次,增长了25 倍。近10年来,全国旅游总收入从2007年的1.01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4万亿元,增长了5倍,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如今,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旅游进一步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传播、交流的平台作用,文旅融合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和载体,旅游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恰如诗与远方的组合,未来中国文旅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据统计,在十三五期间新的产业产值中,有70%是由“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意”这一类产业构成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离不开与高科技创意的融合。利用创新科技,依托或借助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各种业态并存,都需要以创新为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仅快速改变着游客的消费行为,也对文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带来重要的改变。虚拟现实、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注重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决定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特色越鲜明,就越能赢得世人的青睐。因此,一座城市的发展,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注重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化的持续兴盛,就难有中华民族的长久繁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然,我们也应清楚,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复刻古代,模仿国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当前,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省市明确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作为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以文旅融合形成全产业链、综合化、立体化衍生,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和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
当前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专家预测: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万亿元,在巨大的消费力诱惑下,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