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企业服务品质将成为最重要竞争力之一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相比较传统旅游产业,会更加强调体现“休闲体验”这个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在休闲体验上,更加强调的是体验升级、服务优化。全域旅游是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在目的地范围的定义上更加广泛,注重的是整个区域的统筹发展以及整个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调动。而传统旅游更加局限于对单一景点景区内部的打造,对景点景区小范围的周边设施进行建设。从本质上讲,旅游是指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现象的总和,而全域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故其自带着发展目标的属性。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突破了传统旅游业中把多个景点作为目的地的界限,把目的地放大为以整个区域作为综合的目的地打造。
2024年全域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强调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实现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出游意愿达到91.48%,显示出全年旅游市场的高开态势。此外,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27.25亿人次,同比增长14.3%,预计全年国内旅游总人数有望达到60亿人次。这些数据表明,全域旅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且未来几年将保持高增长率。
竞争格局概述
全域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线路规划公司等共同参与竞争,品牌竞争力和服务品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与者
全域旅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各大旅游景区、酒店、咨询公司和线路规划公司等。具体来说,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飞猪旅行、同程旅行等在线旅游平台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竞争策略
品牌建设:优质品牌和服务更能吸引游客,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服务品质提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了解游客的偏好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缺乏系统规划:一些地方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例如,一些景区为了追求游客数量,盲目扩建和开发,导致景区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旅游产品单一:全域旅游强调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多种旅游产品的开发,但一些地方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例如,一些海滨城市主要以海滩和海水为主要卖点,而对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导致游客的游览体验不够丰富。
服务水平不高:全域旅游需要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但一些地方的服务水平不够高,游客的满意度不够。例如,一些景区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存在服务质量不高、价格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环境破坏: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但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现象。例如,一些景区在建设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古村落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拆除古建筑、修建现代建筑等,导致文化遗产的损失。
缺乏区域协同:全域旅游需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但一些地方在旅游业发展中缺乏合作和协调。例如,一些城市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缺乏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发展趋势与挑战
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包括文旅融合深化、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品牌竞争与服务品质提升等。文旅融合深化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结合数字技术创造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履行,推广绿色旅游、低碳出行、生态旅游等理念。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品牌竞争与服务品质提升使得优质品牌和服务更能吸引游客,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