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产业洞察 2023-10-27 07:59:33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技术和成本直接影响着整车的性能、安全和竞争力。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
根据中金普华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20 年我国汽车 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为 4.1 万亿元,同比下降 3.7%;2021 年虽然产能受缺芯影响较大,但预计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依然可达 4.6 万亿元。预计2023年,随着疫情及芯片供给的 逐步缓解,行业将迎来复苏,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将达到5.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
从细分市场来看,动力总成、底盘系统、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是汽车零部件的四大类别,占据了整个行业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动力总成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年销售收入约为1.2万亿元,占比29%;底盘系统次之,销售收入约为1万亿元,占比24%;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分别为0.9万亿元和0.8万亿元,各占比22%和19%。预计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5%和9.8%,而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将保持较低的增长水平,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和6.1%。
二、竞争格局与变化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整车厂为核心、以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金字塔形多层级配套供应体系。一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一般为总成件,二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为一般部件,三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为一般零件。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二、三级阵营。根据中国汽车报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8万亿元,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40%左右。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头部集中、尾部分散的特征。
从企业类型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类。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80%,但规模相对较小;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但规模较大,多为整车厂的下属企业或与整车厂有合资合作关系的企业;外资企业数量也较少,但规模也较大,多为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或与国内企业的合资合作企业。从竞争力来看,外资企业在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占据了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依靠与整车厂的稳定合作关系,占据了中端市场的较大份额;民营企业则主要依靠低成本、灵活机动等优势,在低端市场和细分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外资企业通过并购、扩张等方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此外,国内企业还通过海外并购、跨境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与前景
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残酷的竞争格局。为了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1)电动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0%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电动化将带来新的产品需求和市场空间,如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另一方面,电动化也将导致传统零部件的需求下降或消失,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抓住电动化带来的机遇。
(2)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5%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一方面,智能化将带来新的技术需求和创新空间,如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人机交互等智能零部件;另一方面,智能化也将导致汽车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提升,如自动驾驶、远程控制、车联网等智能功能。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抓住智能化带来的机遇。
(3)轻量化: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轻量化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汽车平均重量将降低10%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轻量化将带来新的材料需求和应用领域,如铝合金、碳纤维、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另一方面,轻量化也将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方法,如拓扑优化、多功能集成、模块化组装等轻量化设计。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加强材料开发和应用能力,抓住轻量化带来的机遇。
总之,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为了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好准备和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
根据中金普华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20 年我国汽车 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为 4.1 万亿元,同比下降 3.7%;2021 年虽然产能受缺芯影响较大,但预计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依然可达 4.6 万亿元。预计2023年,随着疫情及芯片供给的 逐步缓解,行业将迎来复苏,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将达到5.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
从细分市场来看,动力总成、底盘系统、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是汽车零部件的四大类别,占据了整个行业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动力总成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年销售收入约为1.2万亿元,占比29%;底盘系统次之,销售收入约为1万亿元,占比24%;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分别为0.9万亿元和0.8万亿元,各占比22%和19%。预计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子电器和内外饰件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5%和9.8%,而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将保持较低的增长水平,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和6.1%。
二、竞争格局与变化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整车厂为核心、以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金字塔形多层级配套供应体系。一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一般为总成件,二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为一般部件,三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为一般零件。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二、三级阵营。根据中国汽车报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8万亿元,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40%左右。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头部集中、尾部分散的特征。
从企业类型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类。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80%,但规模相对较小;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但规模较大,多为整车厂的下属企业或与整车厂有合资合作关系的企业;外资企业数量也较少,但规模也较大,多为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或与国内企业的合资合作企业。从竞争力来看,外资企业在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占据了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依靠与整车厂的稳定合作关系,占据了中端市场的较大份额;民营企业则主要依靠低成本、灵活机动等优势,在低端市场和细分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外资企业通过并购、扩张等方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此外,国内企业还通过海外并购、跨境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与前景
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残酷的竞争格局。为了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1)电动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0%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电动化将带来新的产品需求和市场空间,如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另一方面,电动化也将导致传统零部件的需求下降或消失,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抓住电动化带来的机遇。
(2)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5%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一方面,智能化将带来新的技术需求和创新空间,如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人机交互等智能零部件;另一方面,智能化也将导致汽车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提升,如自动驾驶、远程控制、车联网等智能功能。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抓住智能化带来的机遇。
(3)轻量化: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轻量化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汽车平均重量将降低10%左右。这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轻量化将带来新的材料需求和应用领域,如铝合金、碳纤维、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另一方面,轻量化也将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方法,如拓扑优化、多功能集成、模块化组装等轻量化设计。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加强材料开发和应用能力,抓住轻量化带来的机遇。
总之,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为了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好准备和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