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或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最优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一方面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引致的需求强力拉动,另一方面因生猪产业已经演变成农村居民重要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使我国生猪产量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猪肉产量长期占全部肉类产量比重的60%以上,近10年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540.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299.00万吨,占肉类产量比例为62.05%;而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6年我国猪肉的消费量为5,498.00万吨。目前仅靠国内猪肉产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
长期以来,农户散养是我国生猪养殖最主要的模式,养殖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对疫病的预测和防控能力不足,对猪场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在生猪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使用抗生素等添加剂方面没有严格的规范措施, 容易引起食品安全事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监管的日益严格,散养户被迫退出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化养殖企业的优势日益明显。
规模化养殖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受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由于养殖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养殖企业对于地方政府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增加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这种能够带动更多农业实现就业与增收的模式,更符合地方政府的扶持方向。
我国养猪业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生产效率方面差距较为明显。以母猪年提供出栏生猪数量指标为例,荷兰、丹麦等国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生猪约28头,美国这一指标为22.7头,而我国仅为15头。除了生产效率,我国生猪的育种效率也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国的猪场几乎引进了世界各地的优良种猪品种,但由于重引进,轻育种,并且缺乏高水平的育种企业,我国生猪育种效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育种公司,引进种猪机能退化较快就是例证。因此只有提高生猪的生产和育种效率,才能提高我国在生猪养殖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引发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散养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生猪养殖过程中添加剂的滥用难以有效控制。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
一方面,能够打造高端猪肉品牌的都是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极高,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对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规模养殖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具备更高的养殖和育种水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肉质和口感更好的肉猪,以迎合消费者需要,同时养殖成本也因为规模化的优势而更低。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部分区域性的高端猪肉品牌,未来随着生猪养殖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异地养猪模式的推广,会有更多的高端猪肉品牌出现。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