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其增速高于全球,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无线网络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今天的汽车的智能化、联网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终端设备。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运用,车联网项目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车联网的实现,需要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人们开着不同品牌的汽车,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产生大量的云数据后传输到一个统一的平台,系统在进行共享、计算、分配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车联网体系。
近年来,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体系中最有产业潜力、市场需求最明确的领域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具有应用空间广、产业潜力大、社会效益强的特点,对促进汽车和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车联网产业链条长,角色丰富,跨界融合特征突出。
通过对车联网市场现状分析,目前汽车产业已形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其增速高于全球。201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4090亿元,2019年将超过7000亿元,平均增速是15%,明显高于全球9%的增速。此外,高端配置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也将带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通过数据分析,车联网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不仅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政府对于车联网也提供了众多的政策支持。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发改委把车联网的智能终端传感器列入国家重大项目之一,同时给予大量资金、政策上的扶持。
但是,这当中难免遇到不小的阻碍,比方说一些二三线城市道路信息不完善、公共信息公开程度低,信息来源渠道少;现有的4G网络还无法应对大量数据的传送;V2X行业通信标准还未正式出台等等。
纵观国外智能车辆的发展和现状,都是以提高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为主要目的,以传感技术、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智能控制为核心,道路、汽车协调系统和高度自动化驾驶已成为现阶段各国发展的重点,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技术、研发水平、相关产业链基础在智能车辆领域还很薄弱,还处于驾驶辅助阶段,未来将逐步过渡到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
车联网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只由一个产业来主导,新型车联网将引入更为广泛的产业合作者,现有产业链将面临整合。在前装市场方面,互联网企业提供平台资源和应用开发经验,车厂提供车辆专业数据和接口技术,双方共同开发物联网平台,结成产业联盟向消费者收费。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