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新变化及其新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进入2015年的时候,建筑业“阵阵寒风”吹拂,几乎令所有建筑企业寒意浓浓,唱衰声、喊饿声、倒闭声,声声入耳,使得整个行业高度颤栗。这一年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现象,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29%(2014年是10.2%),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房屋施工、竣工面积分别下降0.58%、0.60%,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企业减少0.28%。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前所未有地加快。时间进入2018年,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再观察建筑业,可以看到,已经呈现出几个新变化,值得人们关注。
建筑业的新变化
从2015年到2018年,国内建筑业至少呈现出五个变化,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报告咨询: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主营业务: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一是建筑企业呈现“招聘潮”。一直以来,建筑业都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2亿多农民工,建筑业农民工占了1/4还多,还不包括几千万企业管理人员。进入2018年以来,众多建筑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招聘。对于建筑央企,这只是常规动作,但现在很多地方国企和民企,甚至以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企,无论是沿海的,还是内地的,都在进行大规模招聘,已经形成了一股“招聘潮”,这很少见。而招聘所涉及的岗位涵盖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尤其是项目一线管理人员,传统所说的八大员,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多。同时,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两种渠道齐头并进,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同时开花,成为众多建企争抢的对象。这种现象,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社会,都是积极的。
二是中标额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各大企业(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中标额同比快速增长,多数达到30%-50%的增长率,且大项目数量增多。我国建筑市场有多种特征,但无论是“看得见的手”,还是“看不见得手”,抑或二者兼有,都给建筑企业中标额增长带来了利好。党的十九大和今年的全国“两会”强调,我国改革的步伐永不会停止,开放的大门永不会关上。在“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下,“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看得见的手”更注重效率和质量,这对于行业发展,也是有益的。
三是工程项目分布更为平衡。大概在3-5年前,建筑市场的主战场仍然在一二线城市,很少有建企愿意进入中小城市,即使很多地方政府发布了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力也一般,更不用说偏远落后地区了。但是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多种渠道反馈的信息显示,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一二三四五线城市以及很多中小城镇,都爆出了项目签约的信息。从签约额看,少则2、3亿元,中则10多亿元,大则20亿元以上,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的项目也不少见。从项目类型看,市政基础设施、桥梁隧道、新城新区开发、地下综合管廊、教育扶贫开发等等,不一而足,全部现身。从项目性质看,EPC、PPP等项目占绝大部分,尽管建筑央企参与PPP项目的口子缩小了,但哪怕只有一点口子,央企的市场拓展能力,都无人能敌。与此同时,地方国企、优秀民企参与PPP项目的机会逐渐增多,这也给很多苦于项目难以承接的民企带来了利好,虽然风险防控依然是重点,但参与机会不断增多。
四是项目偏好更加多元。让时间再拉长一点,回到5-10年前,那时的民企也在反映身份限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十年后,经过多方努力,这些问题仍然是问题,但程度不同了。所以,又产生了另一个现象,就是有些项目更倾向于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有的业主明确说要跟国企合作,这导致一些民企老板在有项目信息后,第一时间的就找国企合作。以前,可以找国企挂靠,交点管理费,把工程干好,就万事大吉。而现在,国企都不愿意挂靠,连谈判的机会也没有了,民企就想方设法拿到项目,再寻找合作机会。不过,这种现象不是说民企拿不到项目,否则很多民企每年20-30%的增长怎么产生的呢,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项目偏好更加多元化,央企、地方国企仍然强势以往,优秀民企经过艰苦努力,也活的挺好。
五是行业改革步伐加快。近几年来,行业新政策、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正重塑行业新生态。以国办发〔2017〕19号文为代表的一系列文件,给行业带来了许多新气象。装配式建筑风起云涌,吃螃蟹者已经逐渐感受到行业暖风。BIM技术深度塑造行业变革,尽管这项技术不一定得到所有人认可,比如他们说,如果采用这项技术,就让业主清楚项目的赢利点,那还怎么赚钱。不过,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的步伐已经对行业产生深度变革。无BIM不投标、无BIM不言欢,似乎已经成为潮流。此外,资质资格改革、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四库一平台的建立、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智慧工地的打造、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推广、统一市场的建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等,都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对什么性质的企业,必须迅速调整自身,才能抓住市场先机。
建筑企业的新未来
进一步认识上述五种变化,应该看到,无论行业发生什么变革,加强自身建设永远是正道。只有强实力、厚基础、应变化、促改革,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还是民企,永远都拥有美好的新未来。
一是要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实质上,转型升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不仅仅只是面对困境时的“救命稻草”。纵观行业很多优秀企业,如中南集团(民企,2017年产值1500多亿元)、中建三局(央企,2017年自营产值1700多亿元)、鲲鹏集团(民企,2017年产值100多亿元)、山河集团(2017年产值400多亿元)等等,他们一直都在推进转型升级,一直在引领行业前行,才成为今天的行业“佼佼者”。这也告诉人们,不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企业,但是走自己的路,也要走的坚实,走的稳当,走的长远。犹记得“营改增”正式实施以来,很多民营企业纷纷叫苦连天,一方面,确实税负增加了,但另一方面更应认识到,只有适应规范化的管理,摈弃不合理避税的梦想,才是长远之策。再幻想“赚了钱就撤”,也许不一定行得通了。当然,转型,也不是一转就灵,要注意转的方向、力道、策略,这是系统性问题。
二是要顺应积极的变革。“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革。当传统施工已逐渐式微,“建造+投资”成为众多企业壮大的战略选择;当“施工总承包”已成为效率低下、质量低下的代名词,“工程总承包”应运而生,设计、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或勘察、设计、投资、建造、监理、运营、维护一体化就成为众多企业变革的主导方向;当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建筑等新技术、新业态重塑行业新生态时,拥抱她、适应她、驾驭她,就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根本,等等等等,这些都说明建筑企业只有顺应积极的变革,发展才更加稳实、长久。
三是要积极打造“共同体”。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靠自己单打独斗,并不是可取之道。比如,现在的PPP项目,动辄上百亿,仅靠一家之力,显然不可行。又如,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中心项目,就是由中建三局、中海地产、中建设计、中建基金联合拿下的,而这,被认为是中建内部更广泛和深入资源整合的一个里程碑。这就告诉人们,要走合作发展之路,打造命运共同体,抱团取暖。国与国之间,合作才有出路。更何况企业之间,更要靠合作。这种合作是多方面,企业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国企与国企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民企与民企之间等等,凡是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盈利,都可以合作。当然,合作的权责关系、风险防控、利益分配等等,总有办法可以处理。但不合作,显然不是可取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向全世界宣告,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这放在建筑行业,仍然适用。不惧怕变革,而拥抱变革;不踽踽独行,而拥抱合作;不逃避责任,而勇敢担当。建筑业发展,一定不会让每个人失望。面对行业变革、整合步伐的加快,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