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企业达580多家 量质齐升奶业迈向新征程
当年还是“奢侈品”的牛奶,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相关政策为我国奶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为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驾护航。乳制品年产量也从1949年的20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3075万吨,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从1949年的四家增加至2018年的587家。
站在新的起点上,奶业正砥砺前行,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
量质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奶类产量、乳品企业数量、产品质量等多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的奶业》白皮书显示,在乳企数量方面,1949年我国仅有四家乳品厂。而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587家,全国乳制品产量2687.1万吨,规模以上乳企实现销售收入3398.9亿元,乳品加工实现了从微弱到强盛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后,乳品生产不仅总体规模增速很快,跨地区集团化、上市融资成为明显特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食品处处长李强表示,70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是质量不断提升,在政府的严格监管和行业的积极努力下,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已连续三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五年未检出;二是乳制品消费大幅增长,人均消费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千克增加至现在的30多千克;三是奶源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政策鼓励与支持下,企业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自有可控奶源的比例,有效保障了乳制品的质量;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乳制品品牌和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
乳业的沧桑巨变给亲历者带来哪些感受?深耕行业多年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行业变化是可喜的。如奶牛育种从传统育种到基因组选择,奶牛养殖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全混日粮的精细化管理,乳品加工从大锅蒸煮到全自动标准化生产等,都反映了我国乳业70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足、从足到好、从好到新的重大转变。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乳品四厂和永安工厂厂长谢朋军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他从2002年进入上海达能酸乳酪有限公司担任生产主管,至今已有17年的从业经验。回顾过去,他主要有三方面的感受:一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和消费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对乳制品加强监管,颁布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三是企业自身也在不断修炼内功,落实主体责任,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龙头企业引领
从当年全国仅有的四家乳品厂到如今的几百家企业,乳企的成长之路就是我国乳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乳企,黑龙江鞍达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安达乳品厂。其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机械化乳品生产基地。
鞍达实业董事长王增礼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鞍达实业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从规模来看,现在鞍达实业的生产能力是建厂之初的十倍,而工人数量是建厂之初的1/10。鞍达实业在现代管理体系、自动化控制和品质控制等方面已经能和国外同行的先进水平相媲美。
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佼佼者,如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的企业,伊利2018年实现营收近80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15亿元,创下历年来最大增幅。
伊利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20年前,业内还没有出现任何一家全国性企业,几乎所有乳企都在深耕本地市场。伊利构建了我国乳业第一个“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将最具发展潜力的液态奶确定为业务核心,设立了伊利目前规模最大的产品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从此,伊利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光明这些年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销售量还是产品品类都有很多新突破。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上打破了以往只看结果的质量管理方式,确立了奶源、研发、生产、检验、冷链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布局全国市场外,我国乳企走出国门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奶业。据中国奶业协会调查,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1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蒙牛是我国第一个在海外开展全产业链布局的乳企,目前在新西兰完全自主建立了奶粉工厂,建立了特仑苏专属牧场。伊利则从建立大洋洲生产基地,到成立欧洲创新中心,再到拓展印尼、泰国等市场,全球化布局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不仅是奶类生产大国,也是奶类消费大国。奶业正砥砺前行迈向新的目标: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