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慧养老家居产品通用技术要求》7月1日起施行
智能产品说明书太复杂看不懂;设备安装后老年人不会用,成了摆设;设计的功能用不到,老年人需要的功能又没有……这些现实困境折射出智慧养老家居产品创新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错位。
7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慧养老家居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将施行,直击部分产品适老化设计不完善、操作复杂度高等市场痛点,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推动家居产品真正实现适老化、智慧化。
什么是智慧养老家居产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类用品以轻工产品为主,包括向老年人提供适老化家电、家具、照明、洗浴、坐便、厨房用品等品类,还包括部分可穿戴设备、便携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产品。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产业加快融合,推动我国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智慧养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多样的智慧养老家居产品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也暗藏诸多隐忧。调研显示,一方面,相关企业生产规模以及能力不均衡,一些产品和服务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设计不够人性化,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可穿戴智能设备,存在功能单调、利用率不高、程序繁琐、操作复杂等问题,甚至有安全隐患,导致体验感不佳。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亟须制定相关标准,通过规范智慧养老家居产品的生产制造,解决产品劣质化、低端化、同质化问题,更好满足老年人对智慧养老家居产品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该负责人说。
聚焦便捷性,技术要求提出,尽可能缩减操作步骤、降低操作的复杂程度。对于可能产生危险的操作,设置一个以上的操作步骤,并在第一个操作步骤完成后给予提示和警示;对于手持式产品或可分离成若干部分的手持产品,进行轻量化设计,易于老年人接近和使用。
瞄准智慧性,技术要求特别提倡智能家居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语音控制、健康监测、跌倒预警及远程交互等功能模块的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着眼适老性,技术要求对智慧养老家居产品的字体、颜色、指示灯、显示屏等信息呈现方式作出规定。比如,文字应使用清晰常用的字体,不宜置于有图像或图案的背景上;符号和字体应显示鲜明,不应刺眼和反射;显示屏在正常使用中宜避免连续闪烁的字符,避免设置连续滚动的文字。
“智慧养老的本质是以技术赋能,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享受生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智慧养老家居产品将从“可用”走向“好用”,最终实现“想用”“愿用”的跨越,让老年人享有更安全、舒适、智能的居家生活。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