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AI+新药研发 深度智耀获投近1500万美元
AI新药研发企业深度智耀(Deep Intelligent Pharma)已获得近1500万美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独家投资。创始人兼CEO李星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医药研发领域的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此前,它曾获得来自真格基金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后又获得真格基金A轮追加投资。
北京深度智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新药研发服务提供商,集创新药物研发设备的生产、销售于一体,通过大数据技术,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临床开发与申报全流程,为用户提供临床试验方案自动设计与撰写、临床试验全周期文档自动撰写、新药申报资料自动化系统等产品。
据了解,深度智耀2018年已经落地和正在落地的产品线包括:智能医学写作、全球最顶尖的多语种医学机器翻译以及高端人工医学翻译、全球领先的新药研发知识图谱、AI驱动的新药决策大脑、AI 驱动的医学教育、智能注册事务、智能药物安全警戒、基于区块链的病人治疗研究生态系统、智能罕见病研究平台等。其中八个产品已经和跨国药企建立user case。
深度智耀创始人兼CEO李星毕业于北大药学院,先后在辉瑞、赛诺菲、强生等跨国药企的新药研发部门就职超过12年,曾主导强生在亚太地区的首个AI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注册申报资料机器翻译引擎。
据李星透露,公司目前已有50多家合作客户,包括排名前十的跨国药企、国内一线药企、国内中小药企,合作方式包括SaaS服务、本地部署、外包服务、战略咨询等。她强调,与其它AI药物研发公司的商业路径不同,深度智耀是通过“市场反哺研发”——即在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快速走向商用,以支持其它产品线的研发和产品迭代。
李星表示,“目前制药行业还处于人海战术阶段,远远没有实现智能化管理。”据悉,在围绕“让药物研发更高效”上,公司已陆续推出了多个产品原型,在早期研发阶段,包括AI驱动的药物合成、药物设计、药物活性预测;临床研究阶段,则包括AI驱动的药物警戒系统、注册事务系统、写作翻译平台、临床数据编程系统等,覆盖了新药研发全流程上的一些关键节点。
因此,在产品的商业化上,李星介绍,目前智能化药物安全警戒系统、注册申报翻译已经市场化, 而AI驱动的早期药物发现平台及AI辅助有机合成系统(化学合成和工艺改善)将在今年11月进入商业化阶段。
深度智耀从新药研发两端切入,用AI加速早期药物发现和药物临床研究。李星表示,未来大家的竞争要素主要在于产品质量、落地速度和价格上。从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布局来看,深度智耀已是国内AI药物研发赛道的第一梯队。不过李星也强调,药物研发流程涉及约20个功能模块,即使是某个模块的专家对其它模块业务也只能了解大概,尤其“制药还是离IT和互联网非常远的行业”,这造成了AI医药研发赛道当前的最大挑战——医药专家和AI工程师的有效融合,或者说“行业+技术”跨界人才的获取。她表示,“深度智耀的人才结构已十分完备,医药专家已有部分成功转型为AI产品经理、数据挖掘,或AI教练。”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