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西安热工院研发国内首台(套)全国产数字化TSI系统成功投运
作为发电机组、大型辅机旋转设备机械运行状态的“听诊器”,TSI系统是保障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监测系统。
我国汽轮机监视仪表系统(TSI)行业发展历程
引进与初步应用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电力行业开始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TSI系统,如飞利浦公司的RMS700和本特利3300等。这些系统的引进对于保障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维护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1。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电子系统的硬件开发水平、元器件质量和加工工艺相对落后,国产TSI的硬件可靠性、稳定性较差,影响了TSI的国产化进程。
技术改进与国产化尝试阶段
尽管早期国产TSI系统在硬件可靠性方面存在不足,但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尝试进行技术改进和国产化。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软件,但由于核心技术如软件处理方式和数据格式等不开放,这些软件无法充分利用进口TSI的数据资源,导致资源浪费。
突破与自主可控阶段
近年来,我国在TSI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23年6月2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建设的全国首台(套)全国产数字化TSI系统TMS-T316在山东莱芜电厂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成功投运。该系统实现了软硬件完全自主可控,解决了TSI“卡脖子”难题,标志着我国在TSI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
在火电领域,TSI是与DCS、PLC并行的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连续测量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和汽缸的机械工作参数,是保障火电厂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主可控的TSI系统能够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因外部依赖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前,TSI系统被西方国家长期垄断。自主可控数字化TSI系统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补齐了发电监控领域自主可控产业链最后一块短板。
该项目成果在火电机组的成功研制与示范应用,为下一步开展全发电领域的自主可控替代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缺乏自主可控TSI系统的石油、煤炭、化工、船舶等行业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