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淡水鱼养殖市场分析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为3036.8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47.0%,占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的62.9%,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罗非鱼、大口黑鲈等大宗淡水鱼的养殖产量为1891.3万吨,占淡水鱼养殖产量的62.3%,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9.3%。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 资源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域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达1759.4万公顷,内陆淡水水域以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四大河流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分布有2800多个大小湖泊、5000多条大小河流以及众多的水库、池塘。这些水域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 技术进步:随着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进步,我国水产养殖业逐渐摆脱了对野生种的依赖。鱼类新品种的培育,也极大促进了相关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鲫鱼和鲤鱼产量已从1983年的4.8万吨和8.6万吨增至2020年的274.9万吨和289.6万吨。鲤鱼、鲫鱼、罗非鱼、中国对虾、扇贝等已形成系列新品种,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此外,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尾水处理、疫病防控、水产品分级分拣等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
-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百姓餐桌上难得一见的菜肴,吃鱼成为了百姓饮食中的常态。由于具备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优点,淡水鱼已是国民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成为了百姓餐桌上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淡水鱼品种的需求也在增加,特色淡水鱼、高端淡水鱼等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为淡水鱼养殖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尽管我国淡水鱼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疫病风险、市场竞争、质量安全等。为了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优化布局结构: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度规模、生态优先”的原则,优化水产养殖布局结构,合理划定水产养殖区域,控制水产养殖总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加强水产养殖区域规划,明确水产养殖区域的功能定位、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养殖规模等,实现水产养殖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协调发展。
- 提升品种质量:加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培育适应不同水域、不同生态、不同市场的优良品种,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水产养殖种苗的质量监管,规范水产养殖种苗的生产、流通、使用,提高水产养殖种苗的健康水平和安全性。
- 推广生态模式:推广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提高水产养殖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推广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尾水处理、疫病防控、水产品分级分拣等技术应用,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
- 加强市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完善水产养殖市场的监管体系,提高水产养殖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加强水产养殖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水产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市场,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