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聚乳酸市场分析聚乳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洞察 2023-11-07 07:54:23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聚乳酸(PLA)是一种由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玉米、甘蔗等)制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新型生态材料之一。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和国内“禁塑令”的实施,聚乳酸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聚乳酸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聚乳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巨大潜力。

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聚乳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包装、纺织、医疗、农业和工业等,其中包装领域是聚乳酸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聚乳酸市场的近60%份额。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一次性可降解包装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据预测,2023年全球可降解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8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而聚乳酸作为可降解塑料中性能最优异、成本最低、品种最多的一种,将在该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纺织领域是聚乳酸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服装、家纺、工业纺织品等。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抗菌性和抗紫外线性,同时也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符合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据预测,2023年全球聚乳酸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
医疗领域是聚乳酸的高附加值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缝合线、支架、植入物、药物缓释系统等。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人体内可以被水解为无毒无害的乳酸,并通过正常代谢途径排出体外,避免了二次手术和异物反应等问题。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医疗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
农业领域是聚乳酸的潜在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农膜、育苗盘、种子包衣等。聚乳酸农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透气和抗紫外线性能,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并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减少白色污染和土壤污染。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农膜市场规模将达到4.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
工业领域是聚乳酸的新兴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3D打印材料、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等。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或改性,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
综上所述,2023年全球聚乳酸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
国产供给能力增强
聚乳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可以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聚乳酸产品,但由于该生产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全球具备丙交酯生产工艺的只有美国Natureworks、荷兰 Corbion和浙江海正三家企业,且全部自用生产聚乳酸。直接缩聚法可以直接将乳酸通过缩水反应转化为聚乳酸,该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导致聚乳酸分子量较低、品质较差。
由于丙交酯生产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美国Natureworks、荷兰Corbion-Purac和浙江海正属于全球聚乳酸行业的领导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而我国聚乳酸行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长期依赖进口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乳酸进口量为2.57万吨,同比增长5.19%,进口金额为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1%。我国主要从泰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聚乳酸产品,其中泰国和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据了近90%的进口份额。
然而,在近几年,随着国内对可降解塑料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聚乳酸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从玉米淀粉到乳酸再到聚乳酸的完整产业链,并实现了从乳酸到聚乳酸的规模化生产。 根据未来智库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8 月,全球已掌握完整“两步法”工艺的聚乳酸企业有 9 家,其中我国有 3 家,分别是浙江海正、万华化学和中国恒天,其总产能达到 18 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 46%1。 两步法工艺是指先将乳酸缩聚成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成聚乳酸,该工艺可以生产出高分子量、高品质的聚乳酸产品,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聚乳酸生产工艺。 我国能够掌握这一工艺,表明了我国聚乳酸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聚乳酸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受到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能规模、产品品质、价格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全球聚乳酸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有以下几家:
从全球聚乳酸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仍然以美国Natureworks和荷兰Corbion-Purac为主导,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60%,形成了较强的垄断优势。 而浙江海正作为中国的领军企业,虽然在技术和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他供应商则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产品和应用领域,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发展前景展望
聚乳酸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和国内“禁塑令”的实施,聚乳酸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3年,全球聚乳酸市场规模将达到1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 而随着国内对可降解塑料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聚乳酸产能将达到30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产能将占据10%左右的份额。 因此,我国聚乳酸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聚乳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包装、纺织、医疗、农业和工业等,其中包装领域是聚乳酸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聚乳酸市场的近60%份额。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一次性可降解包装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据预测,2023年全球可降解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8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而聚乳酸作为可降解塑料中性能最优异、成本最低、品种最多的一种,将在该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纺织领域是聚乳酸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服装、家纺、工业纺织品等。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抗菌性和抗紫外线性,同时也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符合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据预测,2023年全球聚乳酸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
医疗领域是聚乳酸的高附加值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缝合线、支架、植入物、药物缓释系统等。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人体内可以被水解为无毒无害的乳酸,并通过正常代谢途径排出体外,避免了二次手术和异物反应等问题。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医疗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
农业领域是聚乳酸的潜在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农膜、育苗盘、种子包衣等。聚乳酸农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透气和抗紫外线性能,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并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减少白色污染和土壤污染。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农膜市场规模将达到4.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
工业领域是聚乳酸的新兴应用市场,主要用于制造3D打印材料、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等。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或改性,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据预测,2023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
综上所述,2023年全球聚乳酸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
国产供给能力增强
聚乳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可以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聚乳酸产品,但由于该生产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全球具备丙交酯生产工艺的只有美国Natureworks、荷兰 Corbion和浙江海正三家企业,且全部自用生产聚乳酸。直接缩聚法可以直接将乳酸通过缩水反应转化为聚乳酸,该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导致聚乳酸分子量较低、品质较差。
由于丙交酯生产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美国Natureworks、荷兰Corbion-Purac和浙江海正属于全球聚乳酸行业的领导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而我国聚乳酸行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长期依赖进口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乳酸进口量为2.57万吨,同比增长5.19%,进口金额为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1%。我国主要从泰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聚乳酸产品,其中泰国和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据了近90%的进口份额。
然而,在近几年,随着国内对可降解塑料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聚乳酸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从玉米淀粉到乳酸再到聚乳酸的完整产业链,并实现了从乳酸到聚乳酸的规模化生产。 根据未来智库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8 月,全球已掌握完整“两步法”工艺的聚乳酸企业有 9 家,其中我国有 3 家,分别是浙江海正、万华化学和中国恒天,其总产能达到 18 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 46%1。 两步法工艺是指先将乳酸缩聚成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成聚乳酸,该工艺可以生产出高分子量、高品质的聚乳酸产品,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聚乳酸生产工艺。 我国能够掌握这一工艺,表明了我国聚乳酸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聚乳酸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受到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能规模、产品品质、价格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全球聚乳酸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有以下几家:
- 美国Natureworks:是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商,拥有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的专利技术,产品品质优异,市场占有率高达40%左右。 该公司目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拥有15万吨/年的聚乳酸生产线,并计划在泰国建设另一条15万吨/年的生产线,以满足亚洲市场的需求。
- 荷兰Corbion-Purac:是全球最大的乳酸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大的聚乳酸生产商,拥有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的专利技术,产品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约为20%。 该公司目前在泰国拥有7.5万吨/年的聚乳酸生产线,并与法国Total合作,在比利时建设另一条7.5万吨/年的生产线,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 浙江海正:是中国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三大的聚乳酸生产商,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的企业,产品品种齐全,市场占有率约为10%。 该公司目前在浙江拥有6万吨/年的聚乳酸生产线,并在江苏建设另一条6万吨/年的生产线,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从全球聚乳酸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仍然以美国Natureworks和荷兰Corbion-Purac为主导,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60%,形成了较强的垄断优势。 而浙江海正作为中国的领军企业,虽然在技术和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他供应商则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产品和应用领域,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发展前景展望
聚乳酸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视和国内“禁塑令”的实施,聚乳酸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3年,全球聚乳酸市场规模将达到10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 而随着国内对可降解塑料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聚乳酸产能将达到30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产能将占据10%左右的份额。 因此,我国聚乳酸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