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
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山东粮”。
在并不安稳的2020年,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山东以连续7年站稳5000万吨台阶的粮食总产、连续6年超过8000万吨的蔬菜产量,给了全省、全国人民一个充实的“粮袋子”、安稳的“菜篮子”,展现出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
进入2021年,聚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求突破见实效,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654万亩高标准农田……一系列新部署令人期待。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粮食产量要实现大的突破,关键还得看种子。在山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8%。“但是应该看到,和国外相比,我们在种子生产和加工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春庆委员坦言,有些国外种子卖价高,是因为不仅能出苗,还能出好苗。除了品种本身的因素外,生产、加工等系列技术也有含金量。
今年年初,山东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种业“保、育、测、繁、推”关键环节,推进种业全产业链发展。张春庆建议,以高校或者有关科研单位为主体,设立种子科学中心,将种业企业纳入进来形成联盟。这样一来,种业企业可以随时提出实际需求,科研单位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基础研究,以此共同研发攻关新品种。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桓台县委副书记、县长边江风代表说,桓台县素有江北“吨粮首县”之称,粮食生产具有基础优势,小麦单产已连续10年位居全省首位。下一步,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巩固扩大好桓台粮食生产“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主导产业稳产高产”“良种良法支持配套”“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大优势,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桓台贡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山东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13万亩,对稳定保障10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土壤肥沃,在严重气象灾害的年份,能够实现旱涝保收。但是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致使一些农田设施损毁。”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德民委员认为,高标准农田投入大,更应该关注其长期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高标准农田管护的具体办法,明确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管护方式、奖惩措施等。
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杜海霞代表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农业产业发展效仿跟风现象,导致产业效益被削弱。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不重复和相互促进的原则,在全市或县域范围内合理规划以传统农业为底色,以经济作物、粮油、养殖、农旅等不同产业为亮点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百花齐放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