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然成为了草莓大国,但我国草莓产业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现在市场上的草莓越来越大,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品种好了,其次种植技术也提高了。
主要价值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
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
中国的冬季草莓草莓主产区位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四川、安徽、新疆、北京等地区发展也很快。夏季草莓属于大棚草莓,目前只在河北和北京周边地区有少量种植,通常6月初开始上市,可供应至十一月。硬度优于冬季草莓,糖度高但同时略有酸味。中国市场的草莓覆盖了全年大部分时间。
中国每年的草莓产量为300万吨,是美国的1.5倍。中美两国于今年三月签署协议,允许美国加州草莓进入中国市场。加州种植商计划夏末向中国出口第一批草莓,这将是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一批洋草莓。2017年我国草莓进口量达1.24吨,较2016年同比增长7.46%;2017年我国草莓出口量达9.76吨,较2016年同比增长6.53%。
尽管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来讲,我国已然成为了草莓大国,草莓为主产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我国草莓产业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从品种到食品安全,我国草莓产业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我国草莓的发展。
1、品种问题:目前在我国缺少风味又浓,产量又高,病害又少的综合性状优良品种。
2、苗木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种苗自繁自育,带来苗木不纯、退化、病虫害严重、苗木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草莓的发展。
3、重茬问题:草莓重茬会带来一些病虫害,使草莓品质下降,用药量过多。
4、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国草莓行业生产标准不严格,检测体系不完整,在生产的过程存在不安全因素。
5、深加工问题:尽管我国草莓产量在2015年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吨,但在我国草莓有95%都是鲜食,我国的草莓深加工还处于低端水平,没有像国外那样形成专门的深加工品种,而是鲜食剩下的草莓果用以深加工。
健康食品逐渐受更大关注的趋势,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也越来越普遍。这也从而鼓励消费者们使用更天然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水果和各类浆果。这一个趋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而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众多水果当中选择食用草莓,颠覆食用传统水果品类的习惯。
而在亚洲各个新兴市场中,当地消费者们也对草莓有着更大而更强劲的需求。因为草莓消费量在这些市场中仍然属于较低水平(但也在增加当中),扩张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充足。就眼前而言,相对于全球人口增长以及目前消费者们追求健康食品的趋势,预计草莓食用量将继续增加,2025年的市场食用量将达到1150万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