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印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转型升级是关键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以及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的冲击,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2017年,全国出版物印刷企业(含专项印刷)共有8753家,与上年相比降低2.05%。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13156.49亿元,较2016年增长4.68%;利润总额850.03亿元,增长1.26%。
未来5年中国印刷产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充满是严峻的。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经济的低速运行造成的需求波动;另一方面,环保治理、行业准入门槛的改变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和远期发展不确定性的提高。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现代印刷产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主要支柱产业,同时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印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数字传媒挤压市场,使得纸质出版物印刷品市场需求正在萎缩;产业地位逐渐下移,印刷产业被动处于相对尴尬的一环,行业赢利能力整体下降;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致使恶性循环影响行业发展后劲;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正是当前众多印刷企业所缺乏的;行业人才层次偏低,与现代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差距较大。
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提升产业文化内涵,转向文化创意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印刷产业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必须抢抓利好机遇,大力提升产业的文化内涵,依靠文化创新催生印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文化创意+印刷包装”的新型企业模式,尽可能享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2、推动产业自然延伸转向业态创新型
实现印刷产业自然延伸,就是在纵向“链”上延伸,在横向“面”上拓展,赋予“印刷产业”新的内涵和外延。
3、加强科技工艺创新转向技术引领型
装备、技术和工艺是上乘印刷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旦占领了技术领先的高地,就能从众多同质化印刷企业的竞争夹击中突围而出。
4、兼并重组打造龙头转向规模效益型
众所周知,规模可以摊薄成本,规模也可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因此,已经上市或者其他有实力的印刷企业,可充分发挥优势,利用自身在业内的影响和带动能力,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兼并一批中小型印刷企业,优化配置生产资源,抓住机遇快速做大做强,打造大型的印刷航母,以较大的规模放大效益,保障必要的市场地位,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深耕细作特色领域转向精品特色型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奢谈过多可能力不从心,但量力而行作出特色、精品,同样可以有效减少竞争对手,增加与客户讨价还价的资本,获得不低于、甚至高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6、重点发展数字印刷转向都市商务型
数字印刷具有快速、灵活、环保、利润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承担紧急、短板、绝版的印刷业务,而且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数字印刷管理办法》,为鼓励数字印刷快速发展,法规设定的资金、设备、场地等入门条件比较低,许可的经营范围比较宽泛,还可以跨地区实行连锁经营。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