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液晶材料企业快速发展,液晶材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液晶材料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制造过程是从基础的化工原料材料合成为普通级别的液晶单体,经过纯化,除去杂质、水分、离子,升级为电子级别的液晶单体,再由这些电子级的液晶单体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达到均匀、稳定的液晶形态形成混合液晶。
混合液晶经过LCD制造商的生产工序与其他相关材料组装在一起,成为液晶显示器面板,再装上电子部件,即可成为大众所见的各类电子产品——计算器、电子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及电视等等。
我国液晶材料发展起步较晚,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之间仍存一定差距。国内液晶材料企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国内液晶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中高端市场。目前, 国际上主要有德国默克(Merck)公司、日本智索(Chisso/JNC)公司、大日本油墨(DIC)和日本ADK 公司四家液晶材料公司,主要生产TFT、STN、中高档 TN 等中高档液晶材料产品。由于TFT液晶材料的高技术壁垒,导致中高端液晶材料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
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是当前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为鼓励液晶材料的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鼓励政策、科技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在国家鼓励的显示技术本土化的背景下,国内混晶材料企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会,液晶材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从全球液晶材料的应用领域来看,90%以上的液晶材料都应用在了液晶面板显示领域。可以说是,液晶显示屏的需求推动了液晶材料的发展。目前,全球主流的液晶显示屏用到的液晶材料主要有以下集中液晶材料:TN—LCD、HTN—LCD、STN—LCD及TFT—LCD。其中,TFT-LCD材料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全球市场上主要被德国、日本几家企业给垄断,而TN-LCD材料行业因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市场价格每年也在下降。
目前液晶显示的主流为TFT-LCD,其显示亮度高、对比度好、反应速度快、色彩逼真,在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上应用最为广泛。目前TFT-LCD占整个平板显示行业总产值比例超过80%,是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行业产业链较长,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以及材料器件,中游为液晶面板,下游为各类电子产品。其中上游主要包括液晶材料(中间体、单体、混晶)、偏光片、驱动IC、玻璃基板、滤光片、背光模组等,成本占比分别为3.5%、9.9%、10.4%、15.2%、17.9%、29.1%。
未来两年大陆仍有较多产线投放,到2020年大陆厂商需求有望达到570吨,非大陆厂商需求有望达到700吨,全球需求合计1270吨,大陆占比有望达到45%。
关于LCD产业前景,目前市场争论较多的是 OLED在未来是否会替代 LCD。与传统的TFT-LCD相比,OLED 结构简单,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且响应速度快、视角好,OLED 普遍被认为将成为 TFT-LCD 的终结者。但是 OLED强度低,寿命短,特别是大尺寸良品率低;OLED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同时OLED 产业链不足,所以目前仍是液晶材料主导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