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但在制造技术上不如欧美国家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一种多孔炭材料,其孔多,孔隙大,呈晶体排列。活性炭是非晶体物质,由排列成六边形的碳原子平面层组成,这些平面层的排列不是类似于石墨的结构,而是杂乱且无规律地排列成“螺层状”结构。
国外活性炭生产国有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世界活性炭的年产量约7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是由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共同体等工业国生产。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活性炭制造技术方面已完成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无公害化、制造体系。而且对制造新工艺的研究与活性炭微孔结构和表面化学基团的关系研究,做到了品种的专业化和多样化。
我国活性炭工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主要以煤质活性炭为主。我国目前有中小型活性炭生产企业1000余家,活性炭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到100多种。
但是我国活性炭行业在制造技术上不如欧美国家,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浪费等问题。
具体如下:
1、活性炭行业无序建厂、内耗严重。由于企业建设中没有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协调,部分企业处于盲目发展中。
2、优质塬材料供应紧张。作为生产活性炭的主要塬材料--精煤,目前已经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大量开采的优质活性炭生产用煤,被用作动力煤,大量被烧掉,适合做活性塬煤赿来赿少,活性炭的竞争优势将赿来赿少。
3、产品科技含量低。大同活性炭工业在技术开发方面较落后,生产的产品档次低,普通炭居多,科技含量低,产品用途单一,造成了塬材料的大量浪费。
4、环境污染严重。目前专门生产半成品一炭化料的工厂,由于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烟气不作处理,特别是坑烧的料更是黄烟漫天,环境污染严重。
活性炭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工业吸附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水处理、医药、化工、冶金、烟气净化、国防等行业,尤其在食品、饮料、医药、净水处理等对吸附剂纯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发挥着其他吸附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活性炭再生产业的稳步发展,我国活性炭再生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11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38亿元。随着我国环保政策不断加码的情况下,活性炭再生行业的成长空间相当广阔。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