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农药是指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在农药大规模应用之初,主要着重于农药的毒性及有效性,研发上强调杀虫、杀菌及除草的功效,却往往损及农作物本身,也一并将有益的昆虫或微生物消灭,甚至对土壤及水资源环境造成伤害,而由于残留于农作物的毒性甚强,更常造成大规模的药害或损及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人口、粮食仍然是进入21世纪后摆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好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确保农业丰收,农药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统计,全世界农业病虫草害种类有十多万种,全世界每年有10亿吨左右的庄稼毁于病虫害,由于病、虫、草、鼠害等造成的作物减产幅度达20%-30%,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 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
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在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农药行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至2016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由78.72万吨增长至377.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
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环保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出量,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难题。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效益平稳提升。
随着农药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产能过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给农药的使用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对农药的生物合理性和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
我国农药产能、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大部分规模小,产能过剩、贴牌销售,处于价值链低端。不少企业存在安全环保隐患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现状,国家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大力推进企业间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