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运维将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市场将至千亿级
中国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才完成的风电发展之路。中国风电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超想象。自2007年以来,全球风电产业一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近30%的高增长率。但过去几年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开始在风电产业显现。
据中电联统计,2017年,我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503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2%。风电年发电量3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8%,比重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948小时,同比增加203小时。2017年全年弃风电量41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8亿千瓦时,弃风限电形势大幅好转。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批企业的产品投向市场,在竞争激烈尤其是产能过剩情况下,风机整机的价格,已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如今的3700元/千瓦以下。全球的风电从业者都心知肚明,整机行业已经基本没有什么盈利空间。风电行业的风向标正在发生变化,逐步变热的风电运维服务市场走向前台。
然而,由于我国早期风电行业的大跃进式发展,风电机组在风场实际运行中存在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发等问题,质保验收环节缺乏统一标准和明确机制,导致开发商与整机商博弈不断,风机出质保难。2013年,我国应有45GW风机出质保,2014年出质保风机应达到62GW,此后至2016年,每年约有16GW-18GW风机质保到期,2017和2018年其增长规模将分别达到27GW和32GW,至2020年累计约190GW。实际情形是,至2014年底,仍有3.4万台机组未出质保,相应推迟了后运维市场的发展节点。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走向成熟,以及走出质保风机的累计式增长,我们认为,风电运维服务市场在2016年真正迎来了拐点。尤其是率先发展起来的风电整机巨头,更具有存量优势。而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仍将风电装机容量增加作为重要发展事项,不难想象,这将给我国的风电运维服务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般风机的运行寿命是20-25年,在运行15年左右后,其经济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时,大批风机还面临更新改造、换代升级的问题,将成为后运维服务市场的又一大需求点。
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阶段时,后服务市场将是产业发展的新的推动力。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另一个发展趋势是,随着风机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运维服务增值空间将逐渐扩大,甚至超越工业制造业。
回顾我国风机设备发展历史,2010年至2012年是陆上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激烈的价格战时期,也促使风机技术得到显著提升,陆上风机造价回落并保持稳定,实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风机产品走向同质化的形势下,服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难怪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风电运维市场将至千亿级。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我国风电运维还存在相关政策、标准不健全,人员短缺、备件管理效率低、市场竞争混乱等问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风电运维市场的持续爆发,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以及各市场主体在技术、管理、人员、规模等方面的完善,我国风电运维将逐渐走向成熟,进而推动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