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回收供暖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
余热(余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在玻璃、冶金、冶炼、石化、建材、陶瓷、轻纺等行业中都具有排烟温度高于280℃的工业锅炉、流化床锅炉、导热油炉、冶炼炉、冶金炉、高炉热风炉、加热炉,其余热回收利用空间较大。
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率达60%。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余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钢铁企业的高炉煤气、转炉气,煤炭企业的焦炉煤气,各种窑炉的高温烟气,化工企业的化学反应热能,水泥企业水泥窑的低温余热大量放空,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郑锅开发的各种余热锅炉,可以在上述领域大显身手,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余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发电,从而降低电耗,减少生产成本,为客户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作为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标主要依靠工业领域。
在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除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外,工业余热利用率低,能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
根据浓度、热值等不同,工业余热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品位。目前,前两者多用于回收发电,利用效率较高;低品位余热却因自身难利用,常被作为“废热”排掉。北方地区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的余热资源,均可回收用于供暖,且“成本远低于燃煤和天然气供暖,在经济和技术上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南方供暖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夏热冬冷地区急需探求一个能够两者兼顾的解决方案。推进利用余热进行区域供热供冷就是一个两者兼顾的解决方案。在苏州的月亮湾、绍兴迪荡新城CBD、长兴总部经济园区、绍兴万昌小区等居民住宅、工业园区、办公楼已经通过余热供冷供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南方地区利用余热进行区域性供热供冷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证明了具有余热条件的新区采用区域供热供冷的方式是经济可行的。
事实上,在全国的范围之内,工业余热供暖,已经形成了3000亿元的产业。业内估计,未来五年之中的市场年增长率会达到30%。换句话说,无论从环保节能,还是项目运营、产业开发,工业余热回收供暖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