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米材料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国际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
纳米材料广义上是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二是材料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三类产品的基础。
纳米材料及其相应的制取、组合技术已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中的主流方向,也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我国在纳米领域发表的SCI论文累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同时相关专利的申请量累计达20.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5%。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能,在建筑、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强大需求的驱动下,未来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据数据分析,到2020年美国的纳米材料市场规模仍将位居第一,约为3.79亿美元,亚洲成为第二大需求市场,需求规模约为2.67亿美元,各地区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
未来5年,我国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同样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幅在15%以上,乐观预测来看,到2020年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千亿元。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以及纳米技术的不断革新,其需求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我国各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在新材料产业基地中,纳米材料的产值在新材料产业中占比约为3%-4%。
然而,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专利统计数据中,即使不计美国自身,我国大陆地区的专利数量也居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之后,说明我国相关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程度仍然不够深。
纳米材料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材料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纳米材料产业在未来5~10年预计将可为上海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从长远来说,中国纳米材料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国际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脱节现象也没得到很好解决,结合新产品研发的产学研创新机制,在运行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使中国的纳米材料产业缺乏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撑。
针对我国纳米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纳米材料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扶植和培育纳米材料示范产业,加强同行纳米产业的合作,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始终坚持市场为导向,在重视现实和显性市场的同时,更要重视潜在和隐性的市场,培育高端市场,中国纳米产业的商机很可能将从这里孕育而生。
第三,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发展环保、能源和高科技领域需求的纳米技术,重视纳米技术为主导的新产品的创新,逐步由切入型向主导型过渡。
第四,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生产专利的策略,要实现孤立专利技术向系列专利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最后,加强纳米产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增强纳米技术产品创新的后劲和潜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