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跟上时代步伐,出版行业才能真正的保持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文化产业主要由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信息传播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等多个细分行业组成。
出版业的分布在全球极不平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是世界出版业的中心,其出版的图书在全球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决定着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输出图书和版权的主要国家。长期以来,全球最大的 3 个图书市场—美国、德国、日本占据了世界 50%以上的图书市场规模。
国内出版业按产品分为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等。2016 年全国出版、 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23,595.79亿元,较 2015 年增长 8.96%;利润总额 1,791.99 亿元,较 2015 年增长 7.82%,体现出新闻出版产业仍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 2016 年末,全国共有出版社 584 家(包括副牌社 33 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 219 家(包括副牌社 13 家),地方出版社 365 家(包括副牌社 20 家)。由于国家对出版社的业务经营许可管理较严,行业准入相当严格,出版业成为特殊行业。一般图书出版方面,国有出版单位才拥有专有出版权,而民营出版企业只能和国有出版单位进行合作出版。近年来,民营出版企业机制灵活,发展迅猛,渗透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目前,新技术革命为世界出版业带来巨大影响,促使出版业的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例如印刷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大大降低了印刷和出版的成本,提高了行业利润率。图书出版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推动图书产业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互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图书发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网上销售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立完善的信息流基础上,现代化的物流业使得按需印刷、实时销售、零库存、全面营销分析等能够得以实现。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已用于出版的策划编辑、制作印刷、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以其方便快捷的查询、 海量的存储、 不断创新的文化内容和更加环保等特点, 形成鲜明的优势。近年来,世界各大出版发行集团的数字产品销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更加快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此外,跨媒体运作成为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如全球大型新闻出版集团拥有几乎全部媒体类型: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娱乐与新闻网站。通过跨媒体经营,可以实现同一内容的多重开发,实现内容利用增值和规模效应。
出版产业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合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体的特点,使得出版导向成为最重要的产业评价标准。只有在出版导向上保持先进性,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正向作用,否则,在导向错误的前提下,传播力越强,社会效益越差。在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之外,市场导向则是市场主体对产业趋势判断力的考验。就图书出版而言,2010年国家正式提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宏伟目标,这一年因此被称为“强国元年”。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除了兼并重组、资本运营、产业升级、“走出去”等宏大叙事外,各市场主体结合产业趋势做出的市场选择更能代表图书出版未来的市场导向。
“全媒体”成为图书出版的一个突出趋势和显著特征。全媒体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涉及多种媒介出版,是通过纸质媒介、移动平台、网络平台等把内容资源最大化地加以利用、更立体地交易传播的出版模式。传统图书出版主要依靠图书销售和发行获得收入,而全媒体出版则为传统出版带来更大的产品附加值,如数字出版收入、手机信息费分成、广告费分成、影视版权收入等新盈利模式。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出版产业的外延必将不断拓展,出版业与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界限将日趋模糊,并最终诞生全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链条。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