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工甜味剂市场规模近80亿,高代甜味剂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相对于蔗糖的最大优势是口感类似但价格优势明显,且大部分品种不提供热量。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甜味剂由于性价比高占据代糖甜味剂的主要市场。
甜味剂的性价比以甜价比来度量,定义蔗糖的甜度为1,蔗糖市场价格在6000-7000元/吨,人工甜味剂性价比远高于蔗糖。目前蔗糖仍占据甜味配料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无热量、不参与新陈代谢的功能性代糖食品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占饮料市场份额最大的可乐为例,近年来常规甜度可乐产量以每年将近3%的速度下降,而低糖可乐产量明显上升。
由于糖精、甜味素等传统甜味剂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安全性较好的新一代甜 味剂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无热量、不参不新陈代谢的功能性代糖食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强烈。从第一代糖精开始,人工合成高甜度甜味剂历 经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六次更新换代。
国内市场规模不到70亿,新型甜味剂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根据估算,目前国内每年人工合成高甜味剂产品的生产量不到10万吨, 其中糖精1.6万吨左史、甜蜜素3万吨左史、阿斯巴甜和安赛蜜2万吨左史、三氯蔗糖不到5000吨。根据最新的市场价格,预计国内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市场规模不到70亿,其中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的占比最高,均达到31%。
人工合成甜味剂目前已有六代:从第一代糖精开始,人工合成甜味剂历经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六次更新升级。第六代纽甜尚处于导入期,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甜味剂的性能主要有安全性和口感两个维度,低代甜味剂安全隐患较高,国家政策禁止使用或严格限制添加量加速淘汰低代甜味剂。糖精和甜蜜素均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可逆的损害,糖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美日等发达国家均已禁用糖精和甜蜜素。
国内人工甜味剂市场规模近80亿,高代甜味剂逐渐成为主流产品,其中三氯蔗糖市场规模已超过阿斯巴甜。目前国内糖精、甜蜜素以及阿斯巴甜的产能共有9.5万吨左右,暂不考虑甜味剂市场对成品糖的替代作用以及甜味剂行业的内生增长的情况下,从行业内部产品替代的角度,以目前安赛蜜与三氯蔗糖1:4的产量比例估算,我们预测在替代前代甜味剂50%产能的前提下,可为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国内市场带来25亿左右的替代增量。再考虑对蔗糖的加速替代及行业内生6%-8%左右的增速,安赛蜜及三氯蔗糖需求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