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内需”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规模不断扩大、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快速缩短,高铁出行近年来持续“爆发式”增长。借助畅捷的高铁,民众高频次在城市之间往返穿梭:走亲访友、度假旅游、商贸往来等,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聚集且高速移动的生产要素流通大通道,催生出巨大的内需市场。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高铁内需”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如能让高铁“经济引擎”提速,这一潜在市场将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高铁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已然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新名片。2004年国家批复《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建设全面展开,短短十余年,“四纵四横”的骨架基本形成,技术发展位于世界前列。
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一方面,高铁网络在扩大。对于高铁而言,网络越完善,其发挥出的能量和效益就越高。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新增营业里程1.57万公里,到2017年底已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里程总量的三分之二。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和高铁网,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另一方面,百姓需求也在增长。高铁不仅满足社会存量需求,还刺激出行增量需求。高铁的价格优势和准确性,不但在中短途旅行中具有绝对优势,在长途旅行中也将成为乘客的重要选项。
高铁推动的快速位移,除了直接刺激基础设施、城市短途交通、餐饮住宿、通讯娱乐等产业外,其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还出现了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高速铁路建成并运营后,沿线城市的GDP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增长。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半年后对沿线城市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54%。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充分体现出高速铁路的投资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果,关键在于高速铁路能够大量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加大沿线区域的经济开发力度,提升沿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促进土地升值,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整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明显。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的第二产业产值影响较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高速铁路的投资高,对于钢铁和建材的需求量极大,从而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也有一定的贡献,但较第二产业少。这主要是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地区第三产业的带动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围绕高速铁路的站点建设和规划新城,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线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区域的“同城化”。经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势头,“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加强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不同城市间的交流协作更加密切,各城市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项目的重复建设,较好地实现产业互补。
高速铁路的修建和运营能够给沿线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每1亿元铁路建设的投资就可以解决6499人的就业问题,除去铁路建筑业的就业人数,还可以为社会解决5349人的就业。
从长远来看,高铁的建设还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对提高地区居民收入,繁荣市场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