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超声波检测UT(UltrasonicTesting)工业上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超声波进入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发射和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就能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且能显示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测定材料厚度等。
发展背景分析
政策环境
我国检测服务行业政策背景不断加强,从国家质检总局修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到国务院修订《道路运输条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集检验检测领域行风突出问题,旨在推动行风建设走深走实,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提高检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超声波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社会环境
随着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逐步扩大,广泛参与到各领域的检验检测活动,公信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据统计,2023年,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规模已增长至3182.08亿元,其市场发展空间日益广阔。目前超声波检测主机厂商相关需要取得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够出货,第三方检测机构贡献了超声检测设备新的增长空间。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智能超声检测系统、新材料的应用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了更多复杂检测需求。
行业需求扩大:随着工业设备的复杂化和高质量要求,超声波无损检测在特种设备、轨道交通、能源电力、钢铁冶金、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政府对无损检测行业的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和技术创新鼓励政策,促进了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
标准化和认证体系: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完善,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检测服务的可靠性,进一步推动了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
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如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发生器。这些核心部件技术难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目前主要由海外厂商占据市场份额。国内厂商正处于“对标赶超”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游环节
中游环节主要是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及服务的提供。这些设备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特种设备、轨道交通、能源电力、钢铁冶金、航空航天、核电等。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下游环节
下游环节主要是各种应用领域,包括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超声波无损检测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几何特性;在医疗领域,超声波设备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的重点企业包括多浦乐、华测检测、青岛英伦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钧一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东莞市中泽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科飞泰(河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声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超声波无损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多浦乐
多浦乐是国产超声无损检测设备的龙头企业,产品包括工业超声相控阵检测设备、自动化检测设备、超声换能器等。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近年来,多浦乐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显著增长,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升级,其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华测检测
华测检测在无损检测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检测资质,服务范围涵盖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多种检测方法。华测检测能够为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青岛英伦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青岛英伦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环境领域的检测分析服务,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提升客户产品的质量竞争优势和技术标准体系。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涵盖了特种设备、轨道交通、能源电力、钢铁冶金、航空航天、核电等多个领域。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制造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超声波无损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4.04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3.65亿元。
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提高,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成像技术、相控阵技术、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促进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未来几年,超声波检测技术将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多领域协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全新的可能性。此外,多模态融合技术也将成为超声波无损检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融合多种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