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缆附件产业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分析
电缆附件是指用于电缆连接、绝缘、保护和固定的各种附件,主要包括电缆接头、电缆终端、电缆附件箱等。它是连接电缆与电缆、架空线、开关、变压器等设备的专用连接装置,与电缆一起构成电力输送线路。
行业产业链分析
电缆附件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橡胶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专业材料制造商。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电缆附件的质量和性能。在应用方面,电缆附件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是电力输配电系统和通信线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对电缆附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规范和支持行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2)技术进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电缆附件行业不断涌现出新产品和技术创新。例如,智能电缆附件逐渐受到关注,这些技术进步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3)市场需求增长:电力、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缆附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电缆附件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4)环保法规: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促使电缆附件行业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推广环保材料和绿色生产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5)定制化服务: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电缆附件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政策分析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电力及电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政策如下: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优化调整监管内容。增加对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的监管内容;明确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储能企业等与其他电力交易主体签订有关合同情况开展监管。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加快老旧和高耗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改造后须达到能效节能水平,并力争达到能效先进水平。2025年,电网企业全面淘汰S7(含S8)型和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全社会在运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2021年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持续推进设备标准化建设,全面应用典型设计和标准物料,积极推广高可靠、一体化、低能耗、环保型、一二次融合设备。
《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完善源网荷储各环节相关标准,统筹协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化工作。从电力安全、电力市场、新技术新业态等方面,推进发电、输变电、电力需求侧和电能替代、储能、节能、碳排放等领域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推进各领域设备、技术标准化,明确各领域和层级标准关系,加强标准间的统筹协调,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建设。
行业壁垒分析
1)技术壁垒:电缆附件行业涉及大型合金模具制造、绝缘高分子材料、精密橡胶注射设备制造和工艺、超高压电力产品试验等一系列领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高压、超高压电缆附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复杂,从试制到正式投入生产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2)质量认证壁垒: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执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产品需要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CB)、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MRA)等认可的质量检验检测单位的定型或型式试验检测。此外,电网运营企业还会审查产品在所辖电网的入网资格,要求通过技术鉴定并获得相应的技术鉴定证书。
3)市场准入壁垒:电缆附件行业要求生产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科研开发能力,设备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技能人员。此外,生产设备昂贵,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建厂,而大型企业需要经过审批才能获得准入资格。
4)价格竞争壁垒:由于原材料成本在电线电缆行业支出中占比较大,具有大资源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5)政策壁垒:环保政策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平衡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采取污染物治理技术,这增加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成本和要求。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化和数字化趋势: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缆附件行业正逐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智能电缆附件能够实时监测电缆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
2)材料和技术创新:电缆附件的材料和技术不断创新,例如冷缩式电缆附件和插拔式电缆头的出现,提高了电缆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缆附件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3)市场需求增长:全球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以及电力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使得电缆附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电缆附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4)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对电线电缆行业的支持,如《中国制造2025》等,鼓励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推动了电缆附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5)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电缆附件生产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电缆附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