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IDC产业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整体上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数据化,数据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呈指数上升趋势。全球的数据从2005年的0.1ZB到2010的1.2ZB,再到2012年是2.8ZB,2016年是20ZB,巨大的数据量需要大量的服务器来支撑计算和处理,同时也对数据中心支撑服务器带来挑战。而未来,随着智能化的到来,数据将进入更加爆炸的年代,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计算量将剧增。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2015年3月印发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披露: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总量已超过40万个,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其中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平均电能使用效率)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量已超过300万个,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比例为1.1%-1.5%。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无论是大型企业意图发力云服务供给领域还是政府部门信息化进程对云服务的需求,都有力的推动了大数据中心的建设。
IDC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根据目前IDC行业的相关特征,综合判断地理位置、规模、运营效率及运营商资源是行业核心竞争要素。目前IDC市场主要竞争者包括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及云服务商。其中电信运营商在IDC市场拥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资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的IDC市场占有率接近三分之二。
IDC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IDC市场规模在2011-2016年间增长超过4倍,约占全球总规模的1/4,随着宽带中国、云计算、在线存储、VR、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电子政务等需求拉动,IDC业务将引来新一轮确定性成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IDC行业将继续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市场规模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
2017年中国IDC市场总规模为946.1亿元,同比增长率32.4%,增长率放缓5.4个百分点。IDC市场规模的绝对值仍然保持增长,我国IDC市场正在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向成熟期,客户需求更加明确清晰,在采购IDC业务时能够准确评估实际需求;同时,IDC服务商也保持均速扩张原则,稳步开拓市场。市场供给双方均理性处理采购需求与供给能力,这标志着中国IDC正发展为专业、合规、良性的市场。
行业现跨界兼并热潮
近年来,作为公司合作伙伴的全球云计算龙头亚马逊数据中心落户中国、中国电信成为苹果中国icloud数据中心供应商、阿里云计算启动“云合计划”,都是中国IDC市场将加速的信号。
而传统行业继续跨界IDC市场,2017年这一趋势尤其明显,一方面通过收并购扩展新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引入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运营与运维能力,支撑既有IDC业务快速升级。目前,通过收并购IDC上下游产业环节完成传统行业的跨界转型,是新晋IDC服务商实现业务快速、高效拓展的主要途径。
政策引导IDC产业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整体上
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IDC需求旺盛,数据中心资源一直处于相对饱和状态,而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偏远、网络资源较差以及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IDC实际投产率较低。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北、上、广、深等城市的数据中心上架率已达60%-70%,而部分西部地区上架率长期在30%以下。国内数据中心建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数据中心的总体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普遍较高,不利于IDC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引导国内IDC合理布局,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及《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等相关政策,主要通过划分IDC建设地区类型、提供相应支持政策及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数量等手段,推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向气候适宜、能源充足、土地租用价格低廉的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贵州、四川、甘肃等区域。
目前,这一举措已有初步成果,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分布已呈现向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延伸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有足够的信息需求度和资源就绪度,能够满足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基本条件,但是受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新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在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内加速落地。
整体上,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是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激励、人才引进等措施,数据中心的发展速度已得到明显提升。内蒙古、贵州等受到政策重点扶持的地区,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已得到快速提升,吸引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陆续入驻。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国内IDC市场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企业的IDC应用场景更加稳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占比日趋提升,未来两年IDC市场增速趋缓,整体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18年将超过1200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