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行业分析:红色旅游正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历史遗址、遗迹、遗物为载体,以革命历史故事、人物、精神为内容,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旅游的重视和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红色旅游发展基础不断完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特征不断创新,市场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景区管理体系。全国共有300处经典景区和18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涵盖伟人故里、革命遗址遗迹、烈士墓/陵园、革命纪念场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类型,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全国已培育形成浙沪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初步实现了全国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和协同管理。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实现了10倍增长。单从游客数量上来看,红色旅游已占据国内旅游产业逾1/4的份额,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同时,红色旅游还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协调统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全年旅游人数较2019年骤减数亿人次,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仅约1亿人次。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家有关部门和多省份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旅游市场回暖,红色旅游市场恢复情况良好。
2021年,旅游市场迎来了持续复苏,各大小长假红色旅游备受追捧。清明节假期,全国各地以“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纷纷开展扫墓、祭奠英烈等纪念活动,红色旅游成为多数游客的首选。 “五一”期间,红色旅游再次掀起热潮,红色旅游人次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国庆期间,红色线路、红色景区、红色旅游产品等热度再攀新高,上海、延安、韶山、井冈山等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者出游的首选目的地。随着红色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各地“建党百年”主题活动的开展,红色旅游不仅成为了疫后旅游业恢复振兴的“先行军”,更为目的地经济恢复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红色旅游市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市场趋于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据抽样调查发现,2020年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中,2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约占50%。可见,红色旅游不再仅仅是中老年人回忆峥嵘岁月的怀旧旅游,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此外,在国家的提倡下,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大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也将红色旅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根植于学生心中。
红色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提高。调查显示,2021年游客对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化氛围满意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4.5%,其中,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达到79.1%,红色文化已经深深走进老百姓心窝。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游客更加关注红色旅游的品质、体验、创新、服务等方面。调查显示,2021年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期待中,最重要的是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其次是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第三位是红色旅游的创新性。
红色旅游市场特征也在不断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业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常态,文化、科技、体育、农业、健康等元素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符合新时代人民期待的红色景区现代化体系正在形成。调查显示,2021年游客喜爱的“红色+”融合业态中,游客最喜爱的是红色+影视,其次是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第三位是红色+动漫/游戏,这三项总共占到了红色+融合业态的40%。
红色旅游积极探索应用VR、AR、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游览体验,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体系。例如,江西省积极推进VR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中的应用,“红色VR体验馆”在全国首创,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井冈山革命历史,赢得了广泛好评。红色旅游还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节庆活动,如“红色十月”、“红色五月”、“红色七月”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体验方式。
红色旅游市场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了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国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红色旅游目的地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友好城市、国际组织、国际媒体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国际化进程。红色旅游还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红色旅游合作,共同探讨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共享和共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