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处理药剂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
产业趋势 2023-10-26 07:04:23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水处理药剂是指为了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符合要求的用水而在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品,主要包括缓蚀剂、分散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等。水处理药剂是精细化工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矿业、造纸、印染、纺织、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本文旨在分析2023年中国水处理药剂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为水处理药剂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发展现状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为约7.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阻垢剂市场规模为约2万亿元,占比25.2%,同比增长9.7%;絮凝剂市场规模为约1.8万亿元,占比23.8%,同比增长10.3%;杀菌剂市场规模为约1.3万亿元,占比16.7%,同比增长12.1%;缓蚀剂市场规模为约1.1万亿元,占比13.6%,同比增长7.6%;分散剂市场规模为约0.7万亿元,占比8.9%,同比增长8.4%。
从应用领域来看,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工、食品饮料和采矿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是水处理药剂的最大消费者,占比15%,其次是化工行业,占比14%,食品饮料行业和采矿行业分别占比13%和12%。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造纸、冶金、纺织、污水处理等。
从地域来看,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呈现出东部地区高端化、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的格局。东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4.4万亿元,占比56.4%,同比增长8.7%;中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1.6万亿元,占比20.5%,同比增长10.5%;西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1.3万亿元,占比16.7%,同比增长11.2%;东北地区市场规模为约0.5万亿元,占比6.4%,同比增长7%。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工业密集、环保要求高,是水处理药剂市场的主力军,但也面临着饱和度高、竞争激烈、成本上升等挑战。中西部地区则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迅速、政策扶持等因素,成为水处理药剂市场的新增长点,但也存在着基础薄弱、渠道不畅、品牌缺乏等问题。
二、市场规模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环保化、数字化等因素的驱动。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其中,阻垢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絮凝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杀菌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缓蚀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分散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
从应用领域来看,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仍将以电力、化工、食品饮料和采矿等行业为主要消费者。其中,电力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8万亿元,占比15.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化工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7万亿元,占比14.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食品饮料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万亿元,占比13.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采矿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万亿元,占比1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造纸、冶金、纺织、污水处理等。
从地域来看,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仍将呈现出东部地区高端化、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的格局。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6万亿元,占比55.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中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5万亿元,占比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万亿元,占比16.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0.8万亿元,占比6.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
三、竞争格局
中国水处理药剂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涉及多个品类和层次的参与者。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产品生产商、品牌运营商和渠道分销商;下游主要包括各类用水单位和消费者。从市场细分领域来看,水处理药剂市场可以分为阻垢剂、絮凝剂、杀菌剂、缓蚀剂、分散剂等多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都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特点。
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国水处理药剂行业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国际巨头: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和资金实力,占据了水处理药剂市场的高端和主流位置。代表企业有陶氏化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纳尔科等。
- 国内领军者: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度、本土化适应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占据了水处理药剂市场的中端和低端位置,也在不断向高端进军。代表企业有南京凯赛、上海赛科、北京化工研究院、江苏联泰等。
- 新兴创新者: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用户洞察能力、社交营销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的水质和用水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了自己的忠实用户群和口碑效应。代表企业有北京清源嘉业、深圳市水之源、广州市水之源等。
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陶氏化学(8.7%)、南京凯赛(6.2%)、巴斯夫(5.6%)、上海赛科(4.3%)、埃克森美孚(3.9%)、北京化工研究院(3.7%)、江苏联泰(3.5%)、北京清源嘉业(3.2%)、深圳市水之源(2.9%)和广州市水之源(2.8%)。这些企业主要涵盖了阻垢剂、絮凝剂、杀菌剂、缓蚀剂、分散剂等多个品类,其国际巨头占据了四席,国内领军者占据了三席,新兴创新者占据了三席。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用水单位和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一、发展现状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为约7.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阻垢剂市场规模为约2万亿元,占比25.2%,同比增长9.7%;絮凝剂市场规模为约1.8万亿元,占比23.8%,同比增长10.3%;杀菌剂市场规模为约1.3万亿元,占比16.7%,同比增长12.1%;缓蚀剂市场规模为约1.1万亿元,占比13.6%,同比增长7.6%;分散剂市场规模为约0.7万亿元,占比8.9%,同比增长8.4%。
从应用领域来看,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工、食品饮料和采矿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是水处理药剂的最大消费者,占比15%,其次是化工行业,占比14%,食品饮料行业和采矿行业分别占比13%和12%。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造纸、冶金、纺织、污水处理等。
从地域来看,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呈现出东部地区高端化、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的格局。东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4.4万亿元,占比56.4%,同比增长8.7%;中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1.6万亿元,占比20.5%,同比增长10.5%;西部地区市场规模为约1.3万亿元,占比16.7%,同比增长11.2%;东北地区市场规模为约0.5万亿元,占比6.4%,同比增长7%。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工业密集、环保要求高,是水处理药剂市场的主力军,但也面临着饱和度高、竞争激烈、成本上升等挑战。中西部地区则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迅速、政策扶持等因素,成为水处理药剂市场的新增长点,但也存在着基础薄弱、渠道不畅、品牌缺乏等问题。
二、市场规模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环保化、数字化等因素的驱动。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其中,阻垢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絮凝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杀菌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缓蚀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分散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
从应用领域来看,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仍将以电力、化工、食品饮料和采矿等行业为主要消费者。其中,电力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8万亿元,占比15.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化工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7万亿元,占比14.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食品饮料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万亿元,占比13.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采矿行业的水处理药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万亿元,占比1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造纸、冶金、纺织、污水处理等。
从地域来看,预计到2027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仍将呈现出东部地区高端化、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的格局。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6万亿元,占比55.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中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5万亿元,占比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万亿元,占比16.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0.8万亿元,占比6.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
三、竞争格局
中国水处理药剂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涉及多个品类和层次的参与者。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产品生产商、品牌运营商和渠道分销商;下游主要包括各类用水单位和消费者。从市场细分领域来看,水处理药剂市场可以分为阻垢剂、絮凝剂、杀菌剂、缓蚀剂、分散剂等多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都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特点。
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国水处理药剂行业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国际巨头: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能力、渠道拓展能力和资金实力,占据了水处理药剂市场的高端和主流位置。代表企业有陶氏化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纳尔科等。
- 国内领军者: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度、本土化适应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占据了水处理药剂市场的中端和低端位置,也在不断向高端进军。代表企业有南京凯赛、上海赛科、北京化工研究院、江苏联泰等。
- 新兴创新者:这类企业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用户洞察能力、社交营销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的水质和用水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了自己的忠实用户群和口碑效应。代表企业有北京清源嘉业、深圳市水之源、广州市水之源等。
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水处理药剂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陶氏化学(8.7%)、南京凯赛(6.2%)、巴斯夫(5.6%)、上海赛科(4.3%)、埃克森美孚(3.9%)、北京化工研究院(3.7%)、江苏联泰(3.5%)、北京清源嘉业(3.2%)、深圳市水之源(2.9%)和广州市水之源(2.8%)。这些企业主要涵盖了阻垢剂、絮凝剂、杀菌剂、缓蚀剂、分散剂等多个品类,其国际巨头占据了四席,国内领军者占据了三席,新兴创新者占据了三席。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用水单位和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