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产业趋势 2023-10-25 06:20:47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利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储能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长时储能领域的首选技术路线。

本文将对2023年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机会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GW,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占比为5.6%,约为100MW。相比2022年底的40MW,增长了150%。
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并网、微网、峰谷调节、备用电源等。其中,新能源并网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约为60%。2023年,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并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带动全钒液流电池市场的扩张。
发展趋势
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成熟和商业化应用较广泛的储能技术,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创新:全钒液流电池的核心技术包括电解液、电极、隔膜、电堆等。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不断探索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优化电极的结构和材料、降低隔膜的成本和阻抗、提升电堆的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竞争力。
- 规模化生产:全钒液流电池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电解液制备、电极加工、隔膜制造、电堆组装等。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建立了规模化生产线,如日本住友电工、美国UET 公司、英国Invinity、奥地利Enerox、澳大利亚TNG Ltd 公司等。规模化生产将有助于降低全钒液流电池的成本和价格。
- 应用拓展: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储能市场,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交通运输、农村电气化、军事防务等。²⁵ 应用拓展将有助于增加全钒液流电池的市场需求和影响力。
竞争格局
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主要竞争者包括:
- 国际企业:日本住友电工、美国UET 公司、英国Invinity、奥地利Enerox、澳大利亚TNG Ltd 公司等是全球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领导者,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个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如日本住友电工在日本建设了60MW/24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美国UET 公司在美国建设了32MW/128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英国Invinity 在英国建设了25MW/8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等。
- 国内企业:中南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北京普能、大连融科等是国内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先驱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认知度。这些企业在国内开展了多个示范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如中南大学在湖南建设了10MW/4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辽宁建设了100MW/40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清华大学在北京建设了5MW/2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等。
投资机会
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和潜力。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政策支持:国家对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规划(2021-2025年)》 等文件,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导向。
- 市场需求: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长时储能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 技术创新: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关键阶段,通过不断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优化电极的结构和材料、降低隔膜的成本和阻抗、提升电堆的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和降本增效的可能性。
总之,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兼具安全与灵活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投资者应当关注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把握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投资时机和方向。

本文将对2023年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机会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GW,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占比为5.6%,约为100MW。相比2022年底的40MW,增长了150%。
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并网、微网、峰谷调节、备用电源等。其中,新能源并网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约为60%。2023年,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并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带动全钒液流电池市场的扩张。
发展趋势
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成熟和商业化应用较广泛的储能技术,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创新:全钒液流电池的核心技术包括电解液、电极、隔膜、电堆等。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不断探索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优化电极的结构和材料、降低隔膜的成本和阻抗、提升电堆的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竞争力。
- 规模化生产:全钒液流电池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电解液制备、电极加工、隔膜制造、电堆组装等。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建立了规模化生产线,如日本住友电工、美国UET 公司、英国Invinity、奥地利Enerox、澳大利亚TNG Ltd 公司等。规模化生产将有助于降低全钒液流电池的成本和价格。
- 应用拓展: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储能市场,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交通运输、农村电气化、军事防务等。²⁵ 应用拓展将有助于增加全钒液流电池的市场需求和影响力。
竞争格局
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主要竞争者包括:
- 国际企业:日本住友电工、美国UET 公司、英国Invinity、奥地利Enerox、澳大利亚TNG Ltd 公司等是全球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领导者,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个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如日本住友电工在日本建设了60MW/24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美国UET 公司在美国建设了32MW/128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英国Invinity 在英国建设了25MW/8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等。
- 国内企业:中南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北京普能、大连融科等是国内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先驱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认知度。这些企业在国内开展了多个示范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如中南大学在湖南建设了10MW/4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辽宁建设了100MW/40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清华大学在北京建设了5MW/20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等。
投资机会
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和潜力。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政策支持:国家对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规划(2021-2025年)》 等文件,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导向。
- 市场需求: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长时储能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 技术创新: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关键阶段,通过不断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优化电极的结构和材料、降低隔膜的成本和阻抗、提升电堆的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和降本增效的可能性。
总之,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兼具安全与灵活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投资者应当关注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把握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的投资时机和方向。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