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新基建风口来了
连日来,“新基建”社会关注度持续升温。“新基建”一词也在中央会议中被多次提及。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据悉,“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不少业界人士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的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将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还将成为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强势突破口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既定目标,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比往年更为庞大的投资计划。截至目前,已有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等20多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型基建,表示将推动5G建设与布局等相关工作。如贵州提出要推动5G规模商用,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40亿元以上,城市停车场投资60亿元以上等。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研究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级经理凌航?j向记者表示,“新基建”涉及的领域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些还是受制于人的硬核科技领域,其中超过半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范畴。
“‘新基建’既是基础建设,同时又是新兴产业,涉及的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凌航焜说,“此次疫情‘黑天鹅事件’,引发了中国经济‘在线化’,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经济一夜崛起,这背后也意味着对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有着巨大需求。”凌航焜说。
相比于其他几个民生补课型建设,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基建”七大领域内消费型投资的主战场。
“疫情扩散使全球产业链各环节存在不确定性。经济稳增长背景下,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符合经济转型方向,有望成为‘新基建’的主要抓手之一,加快建设发展,使行业彰显‘逆周期性’的属性。”凌航焜说。
早在2019年8月,科技部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就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
2020年3月3日,科技部等五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协同制造、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3月9日,科技部进一步发函,支持济南、西安、成都、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其中,要求成都在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等场景加强应用示范,培育以行业融合应用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要求重庆开展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生态保护应用示范,打造具有山城特色场景的智慧城市;要求西安在先进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形成一批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要求济南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农业、交通等重大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底层工具类技术,凭借着其广泛适用性,将会像互联网一样,为所有行业所用,为各应用场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填补盲点。人工智能也变得越来越基础设施化。”凌航焜认为,我国人工智能2.0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的结合,实现了跨地区、跨领域的高效资源整合,作为赋能型的基础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深度融合,升级场景应用。人工智能芯片、边缘设备、传感器等硬件,以及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等,都会是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关注热点。
尚需补齐短板
虽然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和应用推广实现突破,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网络、计算和融合类新型基础设施逐渐形成,但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比如,整体统筹规划不够,尚未形成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指导意见,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保护以及各类新型基础设施间的协调发展等缺乏总体设计。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亟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立足发展实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抓好长远战略布局的同时,加紧补齐短板、突破瓶颈,积极营造有利于汇聚产业界各方力量的良好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表示。
“新基建面临的技术短板是发展的软肋,也是攻关的重点。”2019年12月,在第二十一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就曾表示,新基建前期投入大,应用场景待开发,需要政策工具支持,创新融资模式。与4G基站相比,5G基站的密度要大、投资要多、功耗要高,现阶段应加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支持。比如财政的专项债、地方政府债券应该把新基建作为重中之重;国家开发银行过去将9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现在更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发放中长期贷款,加大对新基建的支撑力度;产业政策上,要对新基建提供用地、用电及税收优惠;科技政策上,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补齐新基建的短板。
“借助此次疫情,我国新基建有望站在全球创新生态的角度,重构自身对全球创新生态的战略布局,借助危机完成转型。”凌航焜说。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