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节能环保市场逐步放开,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扩张明显。虽然目前行业技术水平已大幅提升,但是原始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依然薄弱。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技术保障和服务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产业规模扩张明显,市场竞争力弱
“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由2010年的2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形成委托承包、BOT、BOO、TOT等多种商务模式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集聚发展区,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该产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仅占3%,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而且,节能环保产业以小微企业为主,3万余家环保企业中,规模50人以下企业占比9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率不明显,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具有一体化综合解决能力的大型综合性环境服务企业较少。
2、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基本形成,资金短缺仍是重要瓶颈
政府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其中,2015年治污总投资达到8800多亿元,占GDP的1.28%。还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基本形成PPP、第三方治理、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但节能环保产业属重资产行业,投资大、周期长,而我国众多中小节能环保企业缺乏融资能力,资金短缺严重。
我国的资源禀赋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探明煤炭储量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总量的12.8%;已探明石油储量 25 亿吨,占世界石油总量的 1.1%;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3.8 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量的 1.1%。2014 年,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 8.4%至700 万桶/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和天然气依靠进口的趋势将不会改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撼动。
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多依赖地理和气候条件,相比化石能源,不稳定性较大,且发电过程中无法调峰,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目前的能源使用需求。
在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严重依靠进口、清洁能源处于发展初期的背景下,未来十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而我国煤炭的生产和利用方式粗放,能效低,既消耗了大量资源,又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事实上,在煤炭的加工、转化、燃烧和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上都存在清洁高效利用的空间。
在加快煤炭清洁利用的同时,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受环保意识提升和政策力度加强的影响,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迅速提升,从 1999 年的 7.9%提高到 2015 年 17.9%。
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并迅速成长为推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节能环保产业已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即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阶段,且已进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已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削减,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估算,2017 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 5.75 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3.10%,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 9.41万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