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液压支架行业概述、产业链、竞争格局及壁垒分析
煤矿用液压支架是以液压为动力,用于支撑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矿山压力并保障作业安全的支护设备,主要结构包括顶梁、立柱、底座及控制系统,可分为支撑式、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三类。
行业概述分析
中国煤炭开采液压支架行业作为我国煤炭开采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末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开采量逐年增加。液压支架作为保障煤炭开采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我国液压支架行业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的积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国家对于煤炭开采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了液压支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转型升级,液压支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水平,为液压支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环保政策的加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对液压支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游产业包括钢材、液压元件、电控系统等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液压支架的性能和可靠性。中游产业是液压支架的制造环节,包括设计、生产、组装等环节,需要高度集成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游产业则是煤矿等采矿企业,它们是液压支架的主要需求方,液压支架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采矿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市场高度集中,天玛智控以35%市占率领军,与郑煤机共占近七成份额。依托14类49项核心技术,天玛智控构建智能开采技术体系,2022年营收达19.68亿。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天玛智控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14类49项核心技术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2022年,天玛智控的总营业收入为19.68亿元。
行业壁垒分析
技术壁垒:高精度液压元件研发及电控系统集成能力要求高。
资金壁垒:生产线投资规模大(单条产线投入超亿元)。
认证壁垒:需通过煤矿安全认证(如MA认证),周期长达1-2年。
行业当前痛点分析
技术依赖:高端电液阀组仍需进口。
同质化竞争:中低端产品价格战激烈,利润率不足10%。
成本压力:钢材价格波动影响利润空间。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分析
智能化深度渗透
电液控制系统加速升级,自适应算法研发推动支架自主调节功能实现(如压力监测、姿态纠偏),智能化渗透率预计从30%提升至50%以上。远程操控与故障诊断系统普及,结合5G技术实现工作面“无人化”作业。
轻量化与材料革新
高强度合金材料(如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提升,设备自重降低20%-30%,运输及安装成本缩减15%以上。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性
可回收材料使用率提高至40%以上,生产能耗降低25%。
国际化市场拓展
依托“一带一路”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份额预计从15%增至25%。
技术迭代方向
适应复杂工况的结构优化
开发超薄煤层(<1.3米)及大倾角(>45°)专用支架,提升地质适应性。
高端元件国产化突破
攻克电液阀组、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国产化率目标从70%提升到90%。
跨领域技术融合
引入AI视觉识别技术辅助顶板稳定性评估,结合数字孪生实现虚拟调试与预维护。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