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业规模、产业链、重点企业及痛点分析
零食行业指以满足非正餐场景下即时性消费需求为主的食品产业,涵盖膨化食品、坚果炒货、饼干糕点、糖果巧克力、果脯蜜饯、肉类零食等品类,具有便捷性、休闲性和多样性特征。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
2023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达1.3万亿元,咸味零食和坚果种子零食是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而健康零食是增长最快的新兴品类;线上渠道近年来增长显著,但线下销售仍占据主要地位。
市场增长:2023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达到1.27万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4.4%,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
细分市场及占比: 咸味零食和坚果种子零食是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而健康零食是增长最快的新兴品类。
渠道情况: 2023年线下销售占据了80.0%的市场份额,线上销售占20.0%。尽管线下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线上渠道近年来的增长显著,表明电商平台和新零售模式在零食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未来,线上和线下渠道的融合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长机会。
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产业链
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这包括牛肉、盐、香辛料、包装材料等。具体来说,牛肉零食的上游供应链涉及牛肉、腌制设备、烘干设备、包装设备以及包装材料等。此外,零食行业的上游还包括其他原材料如糖巧及蜜饯、种子及坚果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与糕点、饼干、肉制以及水产动物制品等。
中游产业链
中游产业链主要是生产加工环节。这包括对原材料进行调味、腌制、烘干、包装等一系列加工处理,最终制成各种口味的零食产品。例如,牛肉零食制造商需要对牛肉进行调味、腌制、烘干和包装等处理。此外,零食生产还包括质检、物流与仓储等环节。
下游产业链
下游产业链主要是销售渠道。零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包括线下渠道(如商超、杂货店等)和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团购平台等)。近年来,量贩模式的兴起成为零食行业的重要趋势。量贩店通过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链路、降低额外费用,并利用大额采购的议价优势,实现了高效的成本控制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价。此外,量贩店还通过引入白牌产品和优化SKU结构,进一步压缩成本,提供更多符合个人口味和偏好的产品,丰富购物体验。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零食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点,国际巨头和本土品牌并存,但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
万辰集团
万辰集团(300972.SZ)在2024年表现出色,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453.95%,实现了扭亏为盈。其量贩零食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营业收入达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万辰集团旗下拥有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陆小馋、老婆大人等多个品牌,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量已突破14196家,覆盖了多个省份。
赵一鸣零食
赵一鸣零食通过精准定位下沉市场,提出了“省钱就逛赵一鸣”的价值主张,成功吸引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其商品终端售价比传统零售渠道低20%~30%,激活了县域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赵一鸣零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供应链革新,依托34座智能仓配中心构建的物流网络,实现24小时全域配送,商品周转周期缩短至5-7天。目前,赵一鸣零食在全国拥有近8000万会员,并通过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提升了用户粘性。
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零食行业中也表现突出。公司通过全产业链掌控,延伸至原料端和生产端,建立了现代化、数智化的生产基地。盐津铺子在全国布局了六大生产基地,构建了智能化生产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公司还在东南亚市场进行了布局,计划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痛点分析
同质化竞争:60%企业产品创新周期超6个月,导致价格战频发。
成本压力:物流与包装成本占比达25%+,压缩利润率。
标准化缺失:散装零食质检标准不统一,存食品安全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