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食品行业现状、驱动因素、壁垒及趋势分析
冷饮食品行业涵盖以低温加工或冷藏保存为核心的食品类别,主要包括:
冷冻甜品:如冰淇淋、雪糕,以饮用水、乳制品、糖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
速冻食品:包括速冻面米制品(水饺、汤圆)、速冻菜肴等,通过-18℃以下速冻技术实现长期储存;
即饮软饮料:酒精含量低于0.5%的液态饮品,如包装水、茶饮料、功能饮料等,需冷藏或常温保存。
市场表现和销售情况分析
冰淇淋市场:2025年冰淇淋市场进入推新季,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创新力度,产品健康化、发力即时零售等新渠道成为行业共识。受天气、库存、购买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经销商和渠道商普遍下调进货数量和销售预期,行业整体库存压力小于去年同期。
速冻食品市场:速冻食品市场呈现出“传统主食类承压,多场景零食化细分类目崛起”的结构性变化。速冻饺子、包子、馄饨等传统类目销售额与件数双双下滑,而速冻点心、手抓饼及披萨等小众类目则实现明显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便捷性、口味多样化以及速冻食品零食化趋势的偏好。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消费升级:健康需求推动低糖、植物基、功能性产品创新,如无糖茶饮、高蛋白冰淇淋;
渠道扩展:电商及冷链物流发展助力线上渗透率提升,冰淇淋线上销售占比超30%;
政策支持:冷链物流规划推动速冻食品标准化,如“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餐饮连锁化:快餐与外卖需求增长,带动速冻食品在餐饮供应链中的应用。
行业壁垒分析
技术与工艺:冰淇淋凝冻工艺、速冻食品低温锁鲜技术门槛较高;
冷链物流:需全程-18℃以下运输仓储,设备投入及运营成本高;
品牌与渠道:成熟品牌占据线下渠道优势,新品牌需差异化创新突围;
合规要求:食品安全标准严格,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强化监管。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冷饮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消费者行为的演变,冷饮食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第二季度,冷饮食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011.0亿元,同比增长4.8%,显示出行业的稳健增长态势。
雀巢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雀巢在2023年实现了930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有机增长率达到7.2%。尽管2024年销售额略有下降,但雀巢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保持了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大中华市场。
百事公司:2023年实现了915亿美元的净营收,有机增长率达到9.5%。百事公司在中国市场通过咸味零食和饮料业务的扩张,市场份额有所增长,并在健康饮品和零食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行业发展趋势及方向分析
健康化和品质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低脂、无添加等健康元素成为冰淇淋市场的主流趋势。企业更加注重原料的天然性和健康性,产品不断创新,融入更多中式食材和风味,如红薯、红豆、黑芝麻等。
即时零售渠道的兴起:即时零售渠道成为冷饮销售的新增长点,增速远高于全渠道大盘。消费者对冰品冰饮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出随时随地、零食化、必需品化等消费趋势。冰品冰饮是即时零售渠道上消费者重要的首次加购品类,连带率较高。
产品形态和口味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棒状、杯装冰淇淋外,更多形态的产品和跨行业的定制品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例如,中街冰点利用-196℃液氮锁鲜工艺,推出10%果肉含量的果味雪泥雪糕,并应用了3D立体造型。
品牌合作与跨界营销:品牌合作和跨界营销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手段。例如,光明乳业复刻了经典产品奶油棒冰、奶昔杯,并联名兄弟品牌推出“大白兔”迷你雪糕等产品。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食品产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跃升,智能制造水平提升。部分工厂实现全自动无人工厂、“黑灯工厂”,单位产能消耗及碳排放逐年下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使用可降解包装和推出有机食品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趋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