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坪产业市场规模、驱动因素、行业痛点及未来趋势分析
人工草坪是以合成纤维(聚乙烯、聚丙烯等)模仿天然草坪形态制成的地面铺装材料,由草丝、底布和填充物组成,具有耐磨、低维护、全天候适用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运动场馆、景观美化及休闲场所。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3年全球人造草坪市场规模已达到689.28亿元,并预计从2024年开始,将以12.50%至13.9%的平均增速继续增长,到2029年有望达到1606.79亿元。这表明全球人造草坪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人造草坪的主要生产国,尽管2023年生产总规模约为109亿元人民币,但预计2024年将有所减少至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8.26%。然而,长期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行业市场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城市化与体育产业: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及体育场馆需求增长。
环保需求:节水、免维护特性契合可持续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扩展:从运动场延伸至屋顶花园、室内装饰等新场景。
行业壁垒分析
技术壁垒:人造草坪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草丝生产工艺、织造技术和产品性能等方面。草丝生产工艺包括开网丝和单丝,外观上分为直丝和弯丝。织造技术包括簇绒技术和经编技术。产品性能方面,市场对耐磨性、使用年限、环保可回收性、抗菌、抗静电、阻燃等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需要通过高分子改性及对原料、配方和工艺的改进来实现。
客户资源及品牌壁垒:人造草坪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前十大生产商占据了超半数市场份额。品牌客户对供应商的要求高,需要具备强大的供应、研发和服务响应能力。新进入者面临获取大规模稳定订单的挑战,因此客户资源与品牌成为进入该行业的重大壁垒。
环保标准与可持续性挑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人造草坪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部分人造草坪产品存在原材料不环保、生产过程污染等问题,难以满足绿色消费的需求。此外,废旧人造草坪的回收处理机制尚不健全,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市场需求多样化与定制化能力不足: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市场对人造草坪的定制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行业内能够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服务的企业较少,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行业痛点分析
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导致创新投入不足。
环保争议:部分产品回收率低,存在微塑料污染风险。
技术瓶颈:高温环境下表面温度控制仍需优化。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全球人造草坪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商包括Ten Cate、Shaw Sports Turf、FieldTurf、江苏共创人造草坪、Polytan GmbH、Domo Sports Grass、ACT Global Sports、SIS Pitches、Limonta Sport和Edel Grass BV等,这些企业共占据65%的市场份额。从地区来看,欧洲是最大的人造草坪生产地区,市场占有率近33%,中国紧随其后,产值市场份额超过21%,约占全球人造草坪产能的60%以上。
青岛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青禾主要从事人造草丝及人造草坪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在越南生产人造草坪产品并出口到欧美地区。2023年,青岛青禾实现近20亿的营收。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在运动型和景观休闲型人造草坪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2023年其人造草坪销量达到6659万平方米,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5.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技术方向:
智能化草坪(集成传感器监测使用状态)。
环保材料(可降解纤维、再生橡胶填充物)。
市场方向:
拓展中东、非洲等高温干旱地区市场。
垂直绿化、室内场景渗透率提升。
政策导向:低碳城市建设推动市政采购需求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