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行业市场规模、驱动因素、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豆油行业是以大豆为原料,通过压榨或浸出工艺生产豆油,并进行销售、加工的经济活动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食品加工及工业领域。
市场规模变化分析
受到耕地资源和大豆单产的制约,中国大豆的产量低于大豆的消费量,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基本逐年上升,从1996年的1,547万吨增长到了2022年的11,529万吨,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增长了645%,增速远超大豆产量,2023年中国大豆产量为2,085万吨,两者之间的巨大缺口需通过进口填补。2012年中国的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2%,此后基本高于80%,2023年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为82.8%。近十年以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始终在80%以上,不利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受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影响,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量有所降低。但由于对大豆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内豆油行业产能提升相对较小,导致进口量不断上升。
2018年—2023年,豆油行业市场规模由133,093,200,000元增长至164,590,000,000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4.34%。预计2024年—2028年,豆油行业市场规模由160,601,000,000元增长至173,980,040,000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2.02%。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消费升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非转基因、有机豆油需求上升。
政策支持:政府推动大豆种植补贴、进口税收优化及食品安全监管。
产业链协同:食品加工(如烘焙、方便面)和工业应用(生物柴油)需求增长。
国际贸易:南美大豆到港量波动直接影响国内压榨产能和价格。
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原材料供应
豆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的种植和榨取是大豆油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大豆的产量和价格对豆油行业具有重大影响。
中游生产加工
中游环节主要是豆油的生产和加工。豆油是通过压榨大豆得到的,通常被称为“大豆色拉油”。豆油色泽淡黄,清澈透明,无沉淀物和豆腥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下游应用市场
豆油的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分为食用和工业用途两大类。食用豆油是居民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食用油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工业豆油则用于化工、纺织、制药、生物柴油生产、油漆制造和化妆品生产等多个领域。
政策环境分析
为提升大豆产能,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纵深推进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油料面积稳中有增。多措并施稳大豆。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粮豆轮作等政策。引导东北地区合理轮作减少重迎茬,支持推广种子包衣、接种大豆根瘤菌等技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1、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2、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提出,鼓励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外的大豆压榨及浸出项目发展。
《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大力实施大豆油料扩种行动,推进粮豆合理轮作,统筹支持粮食油料协调发展。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聚焦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等轻简栽培技术,开展盐碱地大豆种植示范。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豆油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共同构成,这些企业在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国内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金龙鱼、鲁花等品牌,而国际市场则有ADM、Cargill等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金龙鱼:作为国内食用油行业的领军企业,金龙鱼在豆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品线丰富,涵盖了多种食用油品类,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销售网络,金龙鱼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
山东鲁花:鲁花以花生油著称,但也涉足豆油市场。其产品质量优异,市场口碑良好,尤其在北方市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ADM:全球领先的农产品和食品处理公司,ADM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豆等原材料的采购和豆油的生产销售,具有较强的全球供应链优势。
Cargill:作为另一家国际大型农产品和食品处理公司,Cargill在全球豆油市场中也有重要地位,其强大的物流和分销网络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与方向分析
高端化:非转基因、有机豆油占比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
技术升级:低碳压榨工艺、精炼效率优化(如低温脱溶技术)。
产业链延伸:向大豆蛋白、生物柴油等高价值副产品拓展。
国际市场: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出口市场,降低对单一进口源依赖。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