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业驱动因素、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
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问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市场需求: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食材,需求一直较为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白质的摄入愈发重视,鸡蛋凭借其高性价比和营养丰富等优势,市场需求强劲。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高峰时段,餐饮行业的鸡蛋用量环比增幅可达20%-30%,进一步激发了市场需求。
盈利状况:2024年,蛋鸡养殖行业盈利显著,推动了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增加。良好的市场收益激发了养殖单位的积极性,纷纷进行补栏、扩栏,甚至延长饲养周期,以期获得更多收益。
饲料成本:饲料成本作为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降低对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具有显著贡献。2024年全球玉米和豆粕价格的下降,使得蛋鸡配合饲料的价格也持续走低,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疫病风险,提升了蛋鸡的养殖效率与产蛋质量。这不仅提高了养殖单位的盈利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行业前景的信心,促使他们扩大养殖规模。
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也为蛋鸡养殖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对农业的补贴、贷款优惠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单位的积极性。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蛋鸡养殖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小型养殖户则面临淘汰或转型升级的压力。此外,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也推动了行业的整合和发展。
竞争格局的主要特点
规模化、集约化趋势: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小型养殖户则可能面临淘汰或转型升级的压力。
技术创新:蛋鸡养殖行业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鸡养殖行业,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行业主要问题分析
盈利波动大:蛋鸡养殖行业的盈利周期性波动较大。2020年间有短暂亏损时期,但随后由于疫情后鸡蛋消费增长、产能低导致上鸡选择少、饲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利润偏高。然而,春节过后,鸡蛋价格大幅下滑,叠加养殖成本小幅上行,导致蛋鸡养殖盈利显著下滑。
供求关系不平衡:供大于求导致鸡蛋价格走低,进而影响养殖收入。例如,2025年2月初,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较高,鸡蛋供应充足,而需求疲软,导致鸡蛋价格跌至低位,蛋鸡养殖收入明显缩减。此外,新开产的蛋鸡数量增加而老母鸡出栏量有限,共同支撑了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增加趋势。
成本上升: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对养殖成本影响显著。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病毒对蛋鸡生产力的影响较大。现代蛋鸡产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病毒,这些病毒千方百计逃避生物安全举措,导致“症”难对、“药”难下,持续影响蛋鸡生产力。
良种问题:国内蛋鸡业的良种问题也是一个挑战。缺乏与国内疾病复杂环境适应性强的“抗病良种”。
粮食安全问题:饲料粮安全是蛋鸡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确保畜禽有足够的饲料粮供应是一个“艰难的梦想”。
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存栏量变化
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2025年在产蛋鸡存栏量或仍有增加预期,且将增至周期内最高点,有望突破13亿只水平。
2024年,养殖盈利较为可观,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较高,且多数存在压栏惜售情况,导致在产蛋鸡存栏量呈持续增加趋势。
从目前蛋鸡存栏结构以及养殖单位补栏心态来看,2025年上半年新开产蛋鸡的数量将呈现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2024年下半年鸡苗销量同比有所提升,且8-10月份种鸡企业的种蛋利用率多达80%以上。
同时,由于养殖单位多集中在春节前出栏适龄蛋鸡,节后待淘蛋鸡有限,导致2025年上半年老母鸡出栏量或整体处于相对低位。
新开产蛋鸡数量增加而老母鸡出栏量有限,共同支撑2025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或仍呈增加趋势,且有望突破13亿只水平。
盈利预期
2024年,蛋鸡养殖行业预计将迎来一个相对平稳的盈利期,尽管产蛋鸡存栏保持高位,社会总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但鸡蛋作为不可或缺的廉价优质动物蛋白来源,其刚需属性依然强劲,为养殖户们带来了稳定的收益预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4年下半年蛋鸡养殖利润或多于上半年。2024年1-10月份蛋鸡养殖盈利先降后增,三季度以后盈利相对可观。
11-12月份,养殖成本或将延续跌势,但收入有微增可能,养殖盈利空间将进一步扩大。综合来看,2024年蛋鸡养殖盈利能够达到近五年中等水平,整体高于业者预期。
高质量发展
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法规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高标准鸡舍与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安全饲料的研发与应用、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的构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