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PC构建产业园区规划项目案例
一、项目概况
建筑工业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全面改造传统的建筑方式,使建筑工业生产和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建筑工业化其实就是建筑的生产方式(或技术手段),是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和现代工业组织,对建筑工业化的各个阶段的每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和系统的整合,达到建筑的标准化、构建生产工业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流水作业,从而提高住宅质量、寿命、建造效率、降低成本与能耗。“PC”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相对现浇混凝土而言,PC构件在工厂里成批生产,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然后把PC构件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屋堆起来,具有节省资源、降低能耗、缩短工期等优势,有利于改善施工现场杂乱、临时道路泥泞、施工噪音扰民、空气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是绿色建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史证明,地产(或住宅、工厂厂房)行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人工成本占比过大,地产工业的配套产业已经基本成熟时)采用工业化的方式建造要比采用现浇的方式,成本降低15%-20%。因此,锦州元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与2017年8月,预备拟建“建筑工业化PC构件基地建设生产项目”。改项目背景时机成熟,在政策、经济、社会、节能、环保与财务方面都具备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快速增长的住宅、商业地产需求刺激了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有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大军农民工,这推动了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产生了严重问题。由于建设行业的工作环境艰苦,进入建设行业的农民工相对来说素质较低,流动性大,加之培训不足,要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成本非常高,甚至无法控制。没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就没法保证工程质量,既要满足急剧膨胀的地产、建筑市场需求,又要保证高质量的建设,工业化建筑开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目前社会资源的消耗基数是非常大的,而且每年都以15%左右的比例在递增,包括总的用水量、用钢量、水泥用量,这些都与建筑建造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据统计每年建筑产生建筑垃圾的总量大约在1500万立方米,建筑施工的用水大概相当于21个大中型水库的容量,施工过程中使用木模板的木材消耗,相当于40万公顷的森林。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现场工作量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可以大量节水、节材、减排,因此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是节约社会资源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1、政策背景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针对推动建筑工业化做了具体部署:“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对于住宅产业化也作了要求:“积极推广适合住宅产业化的新型建筑体系,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建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实现住宅部品通用化,大力推广住宅全装修,推行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并对绿色建筑不同级别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与此同时,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制定了关于推动建筑工业化建设的地方性政策标准。可以看出,国家及行业本身日益重视对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和引导,特别是当前阶段我国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潮更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契机。现代建筑工业化建设项目是由政府主导,以企业牵头,与高校联合开发节能、抗震、环保的新型住宅技术,以实现住宅建筑的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和通用化。项目符合我们当前阶段国家经济和建筑行业的政策发展需要。
2、产业背景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提供了新的契机,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人口红利的淡出更提供了内驱动力。虽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与机遇,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业将迈入新的现代工业化时代。
同时,业内普遍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大了技术创新和投资的力度,一批有施工、开发经验的大企业正在谋划和建设大型预制构件厂。
3、 技术背景
一、设计概念的进步
由日本建筑学会编制的预制等同现浇解说中强调:预制混凝土结构必须具有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强度、钢度和恢复率特征,也就是延性。只要是遵守这一设计原则,预制混凝土结构可以经历大地震的考验,可以达到和现浇混凝土完全等同的效果。
目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会同有关科研、设计、教学、制作和施工单位,共同制订了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二、建造技术的进步
目前装配式结构的两个关键技术已经成熟。一个是受力钢筋的连接和主要的构造技术,就是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采用套筒连接技术。第二个就是采用现浇混凝土跟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技术,不再强调全装配,在预制构件当中,在适当的部位增加一些现浇混凝土,这样使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延性。
三、材料和施工机具的进步
建筑新材料的不断应用给建筑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如外墙板之间采用新型密封材料,防水构造作了大量改进,阻断了漏水。如预制构件的支撑系统较以前也得到非常大的改进。 现阶段,我们国家大型吊车和大型运输拖车已经开始进入施工现场,这为现代建筑工业化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运输及现场吊装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预制构件在欧美多个国家已经有先进成熟的流水生产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预制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三、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
主要指标名称 |
主要指标值 |
单位 |
||
1 |
规模指标 |
占地规模 |
150.00 |
亩 |
|
2 |
房屋面积 |
102,802.00 |
㎡ |
||
3 |
投资规模 |
28,277.69 |
万元 |
||
4 |
产能 |
建筑PC构件 |
20.00 |
万㎡ |
|
5 |
产量 |
建筑PC构件 |
20.00 |
万㎡ |
|
6 |
定员 |
200-425 |
人 |
||
7 |
消耗指标 |
主要原材料 |
胶凝材料(水泥、矿粉、粉煤灰等) |
6.63 |
万吨 |
8 |
砂石料 |
32.13 |
万吨 |
||
9 |
钢材 |
1.88 |
万吨 |
||
10 |
燃气 |
135.00 |
万立方米 |
||
11 |
电力 |
11,250,000.00 |
度 |
||
12 |
水 |
47,062.00 |
吨 |
||
13 |
财务指标 |
年均营业收入(10年平均) |
56,000.00 |
万元 |
|
14 |
年均总成本费用(10年平均) |
30,085.01 |
万元 |
||
15 |
年均经营成本(10年平均) |
29,823.62 |
万元 |
||
16 |
利润(10年平均) |
||||
17 |
年均利润总额(10年平均) |
25,703.64 |
万元 |
||
18 |
年均净利润(10年平均) |
19,277.73 |
万元 |
||
19 |
年上缴税金(10年平均) |
||||
20 |
年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10年平均) |
7,749.28 |
万元 |
||
21 |
年上缴增值税(10年平均) |
7,044.80 |
万元 |
||
22 |
年均上缴所得税(10年平均) |
6,425.91 |
万元 |
||
23 |
利润率 |
||||
24 |
销售利润率 |
45.90% |
% |
||
25 |
销售净利率 |
34.42% |
% |
||
26 |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44.94% |
% |
||
28 |
投资回收期 |
||||
29 |
静态投资回收期 (税后) |
2.42 |
年 |
||
31 |
动态投资回收期 (税后) |
2.83 |
年 |
||
33 |
财务净现值(税后) |
34,109.95 |
万元 |
||
35 |
投资利润率 |
68.17% |
% |
||
36 |
投资利税率 |
95.58% |
% |
||
37 |
盈亏平衡点 |
43.02% |
% |
||
38 |
项目总投资 |
总投资额 |
28,277.69 |
万元 |
|
39 |
固定资产 |
17,983.95 |
万元 |
||
40 |
流动资产 |
2,697.59 |
万元 |
||
41 |
利息支出 |
十年还本付息 |
7,596.15 |
万元 |
四、项目投资额度
项目占地150亩,年产20万立方米预制构件(达产年),总产值56,000万元,可供全预制住宅项目约7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8,277.69万元(含土地投资),其中:固定资产17,983.95万元(土建投资8,908.05万元,设备投资11,700.00万元,其他预备费306.90万元); 建设期利息28,277.69万元,流动资金2,697.59万元。
序号 |
项目 |
合计 |
占总投资比例 |
1 |
固定资产投资 |
17,983.95 |
63.60% |
1.1 |
建设投资 |
17,983.95 |
63.60% |
1.1.1 |
工程费用 |
14,608.05 |
51.66% |
1.1.1.1 |
建筑工程费 |
2,908.05 |
10.28% |
1.1.1.2 |
设备购置费 |
11,700.00 |
41.38% |
1.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3,069.00 |
10.85% |
1.1.3 |
预备费用 |
306.90 |
1.09% |
1.1.3.1 |
基本预备费用 |
153.45 |
0.54% |
1.1.3.2 |
涨价预备费用 |
153.45 |
0.54% |
1.2 |
建设期利息 |
7,596.15 |
26.86% |
2 |
流动资金 |
2,697.59 |
9.54% |
3 |
总计 |
28,277.69 |
100.00% |
五、目录
前言 11
第一章 总论 13
1.1 项目背景 13
1.1.1项目名称 13
1.1.2项目承办单位 13
1.1.3项目建设性质 13
1.1.4编制的依据与研究目的 13
1.1.5现代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背景 14
1.2 项目概况 17
1.2.1项目建设地点及地理位置 17
1.2.2建设规模与设计产能 17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
1.4 研究工作范围与依据 19
1.4.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19
1.4.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依据 20
1.5 结论 20
1.5.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0
1.5.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20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2.1 项目的背景 22
2.1.1 重要概念 22
2.1.2新型建筑工业化介绍 23
2.1.3项目发起单位和发起缘由 28
2.1.4项目准备情况 29
2.1.4.1中国建筑工业化及技术的发展历程 29
2.1.4.2国外现代建筑工业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水平 30
2.1.5相关政策调研结果 33
2.1.5.1政策导向 33
2.1.5.2 国家产业政策调研结果 36
2.1.5.3省市政策调研结果 40
2.1.6 技术调研结果 44
2.1.7 原材料、劳动力、能源供应调研结果 49
2.2 投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50
2.2.1 投资的可行性 50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 50
2.项目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51
3、能够应对我国即将到来的人力资源紧缺及成本持续提高的难题 52
4、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53
5、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住宅产品 53
6、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53
7、内部环境可行性 53
2.2.2 投资的必要性 54
1、建筑产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54
2、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54
3、住宅产业化是促进住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55
4、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极好时机。 55
5、内部环境的必要性 55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57
3.1 产品介绍 57
3.1.1预制墙板 57
3.1.2叠合板(预制楼板) 58
3.1.3 预制楼梯 59
3.1.4 预制阳台 60
3.1.5 主要产品特点 60
3.2 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61
3.2.1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前景 61
3.2.2 在市政设施领域的发展前景 63
3.2.3 其他行业的前景 64
3.3 市场预测 64
3.3.1新型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市场需求预测 64
3.3.2价格预测 65
3.4 市场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65
3.4.1威胁分析 65
3.4.2 优势分析 66
3.4.3 竞争力分析 67
3.4.4 风险分析 67
3.4.5 应对措施 68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项目规划 71
4.1 项目建设的意义 71
4.1.1避免能源浪费 71
4.1.2 能全面提升建筑品质 71
4.1.3 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住宅的品质 73
4.1.4 有利于推动建筑产业健康发展 73
4.2 项目建设的条件 74
4.2.1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74
4.2.2 技术条件 74
4.2.3 主要能源供应情况 75
4.3 工厂布局、规划 75
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 77
5.1 工艺(生产线)方案选择的原则 77
5.1.1先进性 77
5.1.2实用型 77
5.1.3可靠性 77
5.1.4经济合理 77
5.1.5适应市场变化 77
5.1.6安全和环保 77
5.2 工艺(生产线)方案比较 78
5.2.1 固定模位工艺 78
5.2.2循环流水生产线工艺 79
5.2.3 两种工艺方案的对比分析 79
5.2.4 生产线选型的通用性说明 80
5.3 生产工艺方案 80
5.4 PC预制构件质量控制方案 94
5.4.1原材料进场检验 94
5.4.2生产过程质量检验 94
5.4.3成品检验 96
5.4.4成品保护 96
5.4.5发货检验 96
5.4.6日常质量控制 97
5.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97
5.5.1主要原材料消耗指标 97
5.5.2主要能源消耗指标 97
5.5.3主要水电消耗指标 97
第六章 项目设备方案 99
6.1 设备选型原则 99
6.1.1适用性原则 99
6.1.2先进性原则 99
6.1.3最小成本原则 99
6.1.4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100
6.2 设备供货商的选择 100
6.2.1厂商的选择 100
6.2.2设备的标准性和开放性 100
6.2.3锅炉选型及能源供应方式选择 100
6.3 PC自动化流水线设备选型分析 101
第七章 项目工程方案 125
7.1 项目工程内容 125
7.1.1规划总用地面积 125
7.1.2建筑规模 125
7.2 建筑设计方案 126
7.2.1主要建筑物建筑结构形式 126
7.2.2环境设计 126
7.2.3建筑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126
7.3 项目实施原则及内容 128
7.3.1项目实施原则 128
7.3.2项目实施内容 128
7.3.2项目建设阶段 128
7.4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128
7.4.1 落实配套资金 128
7.4.2 强化在执行阶段的监管工作 129
7.4.3加强建设管理 129
7.4.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130
7.4.5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130
7.4.6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131
7.4.7加强协调管理 131
7.4.8加强安全建设管理 132
第八章 BIM技术项目应用 133
8.1 BIM定义 133
8.2 BIM特点 134
8.3 BIM技术优势 139
8.3 BIM 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141
8.4 BIM相关软件 143
8.4.1 BIM核心建模软件 143
8.4.2 BIM方案设计软件 144
8.4.3 和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 145
8.4.4 BIM可持续(绿色)分析软件 146
8.4.5 BIM机电分析软件 146
8.4.6 BIM结构分析软件 147
8.4.7 BIM可视化软件 148
8.4.8 BIM模型检查软件 148
8.4.9 BIM深化设计软件 148
8.4.10 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 149
8.4.11 BIM造价管理软件 150
8.4.12 BIM运营管理软件 151
8.4.13 二维绘图软件 151
8.4.14 BIM发布审核软件 152
8.4.15 小结 153
8.5 结论 155
第九章 环境保护 156
9.1 设计依据 156
9.2 设计原则 156
9.3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56
9.3.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情况 156
9.3.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156
9.4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57
9.5 清洁生产 158
9.6 项目拟采用的环保措施 159
9.7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59
9.8 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159
第十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60
10.1 设计依据 160
10.2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60
10.3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防范措施 161
10.4 其它防范措施 163
10.4.1各车间通风设计与防暑降温 163
10.4.2噪声控制 163
10.4.3生产卫生用室和生活用室 163
10.4.4职业病防治 163
10.4.5职业安全卫生人员及机构 164
10.4.6建议 164
10.5 消防 164
10.5.1消防标准 165
10.5.2消防具体措施方案 165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167
11.1 管理组织机构 167
11.2 工人配置 167
11.4 岗位用人标准 168
11.5 激励机制 171
11.6.1增加精神激励 171
11.6.2注重员工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71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73
12.1 项目实施计划 173
12.2 项目组织各阶段 173
12.2.1 项目建设机构确定 173
12.2.2 可研批复 173
12.2.3 土地获取 174
12.2.4 资金筹措 174
12.2.5 工厂建设及验收 174
12.2.6 市场开发 174
12.3 工厂建设各阶段 174
12.3.1 建立工厂建设管理机构 175
12.3.2 勘察设计和设备选型 175
12.3.3 施工控制和工厂验收 175
12.3.4 生产准备和试生产 175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77
13.1 投资估算范围与内容 177
13.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77
13.3 投资估算 177
13.3.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 177
13.3.3设备投资 178
13.4 资金来源 179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180
14.1 编制依据 180
14.2 编制说明 180
14.3 财务分析 180
14.3.1计划销量 180
14.3.2 销售收入估算 180
14.3.3 成本费用估算 181
14.3.4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估算 181
14.3.5利润和利润率分析 181
14.3.6盈利能力分析 182
14.4 财务评价结论与建议 182
14.5 社会收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182
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87
15.1 结论 187
15.2 建议 189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