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或许可能成为其重塑市场地位的重要契机
近日,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科技术”)发布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
据公告显示,结合募投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和投资进度,在募投项目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维科技术决定拟对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达到预定可以使用状态的时间做延期调整,从2024年12月向后调整至2025年12月,整整推迟一年。
公告显示,该钠电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亿元,截至2024年10月底,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9亿元,投资进度达69.42%。
维科技术表示,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的投入之所以较为谨慎,主要是因为2亿元募集资金是仅限用于“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随着行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面临着产品升级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
为了保持项目在技术先进性和成本效益上的优势,并有效提升募集资金的投资效率,维科技术正在对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进行细致的优化、反复的验证和市场适应性分析,以确保产品既符合市场需求,也能达到高度智能化生产的目标。因此,项目的设备购置进展受到了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延期的钠电项目募集资金是从维科技术“年产6,0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智能化工厂扩产项目”转来的。
维科技术成立于1993年,并于1998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其以新能源锂电池为主业,锂电池业务以3C数码电池为核心、积极拓展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并具备电芯制造、封装和系统整合方案一体化能力。
在锂电方面,维科技术绝对称得上“资深”。早在2005年,维科技术就建成了“日产1万只铝壳锂离子电池产线”,扩产后接连拿下海信、金立、天宇、联想等多个手机厂商认证,成为国内主流手机电池供应商。
2010年,维科技术又开始积极布局动力电池,仅4年时间其聚合物电池总产能就达到了30万只/日。此后,维科技术又与华为、LG化学等知名厂商进行合作。
2022年10月,维科技术认为继续增加投资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便于统一管理,于2021年下半年进行了内部产线调整。将原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的聚合物锂电池产线全部搬至东莞电池,产线搬迁后,东莞电池已达年产1亿支聚合物锂电池的产能,彼时东莞电池关于聚合物锂电池的产线布局已饱和。
维科技术决定终止该锂电项目的后续建设,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募投项目部分未使用资金2亿元投资至2GWh钠电项目并由其全资子公司南昌维科实施。
实际上,维科技术钠电进展也很迅速,其南昌基地储能钠电产线顺利投产,建成了国内首条GW级的钠电生产线,其“锂钠一手抓”的决策是具备一定前瞻性的。
彼时,全球3C数码市场出现需求下滑,尤其是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期,消费电子需求未能如预期般强劲增长。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升和消费者购买力的疲软,锂电池在3C设备中的市场需求开始减少。原本依赖这一市场的相关企业也受到了明显冲击,同时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这一背景下,维科技术选择将募资转向钠离子电池领域,不仅是为了补充其锂电池业务的不足,还试图在快速发展的储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时,由于锂矿产能不稳定和价格波动,锂电池价格大起大落,而钠矿资源丰富、材料价格低廉,推动了钠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从2022年底到2023年初,钠电热度激增,行业甚至称2023年为“钠电元年”。
多家钠电企业活跃,投资者看好钠电技术的未来,认为它有潜力替代锂电池。许多新玩家进入市场,钠电领域的融资和扩产活动频繁,市场一度非常火爆。
维科技术的钠电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的,期望通过布局钠电池,进入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
在其2023年业绩报告中,维科技术也曾表示其着重开发以钠离子电池为特色的储能产品,同时布局电网调频储能和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专用的高倍率电池。
然而,随着锂电池原材料供应稳定且价格回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和适配性问题逐渐显现。
同时,锂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出现了“进化版”磷酸锰铁锂。相比之下,锂电在原材料、技术进步和成熟度上的优势仍然明显,钠电“平替锂电”的声音逐渐消退,市场回归平静。
2023年,维科技术营业收入约为16.7亿元,同比下滑28.08%;归母净利润约亏损1.2亿元,同比下滑约14.69%。
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维科技术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业绩向好和钠离子电池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还包括整个电池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压力。
在前段时间,就有知名钠电厂商举办周年庆活动,并推出轰动行业的0.45元/Wh钠离子电芯产品,颇有些“周年庆优惠大酬宾”震撼低价的感觉。
另外,维科技术此次决定延期,其资金投入和战略调整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维科技术钠电项目延期,一方面是其对市场和技术的深思熟虑,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钠离子电池赛道仍然面临挑战与不确定性。维科技术的项目延期决定既是为了优化产品性能、巩固竞争力,也体现着对市场未来走势的谨慎押注。
若市场需求低迷或技术突破缓慢,项目进度拖延可能成为企业业绩的负担。在当前储能市场竞争激烈、锂电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维科技术需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技术优化和合作强化竞争优势,抢占储能应用的关键场景。
未来,如何在钠电与锂电的竞争中找到平衡点,可能决定维科技术能否扭转业绩压力。这一年延期或许是挑战,但也可能成为其重塑市场地位的重要契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