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打破了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稳态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是指强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也称为静磁场或恒定磁场。与稳态磁场相对的是动态磁场(时变磁场)。
发展历程
从2007年1月25日开始,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中科院和教育部联合申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同意将此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
2017年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合肥通过国家验收,这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
2022年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这也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继2022年混合磁体成功创造45.22万高斯的世界稳态磁场纪录之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在稳态强磁场条件下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先后有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和中国合肥科学岛。稳态强磁场磁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冷磁体、超导磁体以及由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组合的混合磁体。水冷磁体是科学家们最早使用的磁体类型,拥有磁场调控灵活快捷,且具有能够产生磁场强度迄今远高于超导磁体的优势,为物质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实验条件。
中国在水冷磁体技术上的新突破,无论是从磁场强度、技术创新、还是灵活性上都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此次稳态磁场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个人成就,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它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新地位。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研舞台的竞争力,更为未来的科学探索提供了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