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点如何破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31.6%。在新能源汽车下乡风潮下,充电桩建设热度也在逐步升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统计,从2022年到2023年,农村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从4%上升到17%,虽然距离一线城市的40%还有较大距离,但增幅显著。在政策及补贴的推动下,不少新资本正在涌入县、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 “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
虽然农村地区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但农村地区存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究其背后原因,是县乡村充电设施建设中,存在着用地难、用电难、服务难、盈利难等诸多痛点。当前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并且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充电设施运维成本高、投资回报差,充电运营商投建意愿不足。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桩车比为1∶2.7,距国家设定的桩车比1∶1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在部分农村的区、县、乡、镇,充电桩的普及更是远远不足。
因此,政府应发挥其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率先做好县域内的城市级规划;另一方面,要给予补贴和路权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撑。
其中,地方政府尤其需要在土地问题上发挥作用。由县或县以下政府把本地区适合做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规划出来,进行招投标,吸引企业前来建设。
与此同时,在政府相关的政策补贴和规划的支持下,乡村充电基础设施还需要适度的超前投建。不管是城市内的运营商,还是县、乡区域具有国资背景的运营商和民营企业,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始终都是市场化运营。市场空间足够大,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各地域性市场之间相互影响较小,又以土地和电这类紧缺型资源为主,所以还需要适度的超前投建,提前占据有利地点。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