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效避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在快速成长。此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回收行业带来极大热度,资本随之大量涌入。
随着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高,动力电池作为重要的能源载体,其可循环性、绿色性、可持续发展性受到全球关注。从2022年开始,我国动力电池逐步进入规模化退役期,2023年退役量约为24GWh。
据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30GWh、2027年超过80GWh、2028年突破100GWh。面对我国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妥善处理废旧动力电池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很快,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406亿元,比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近9倍。相关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有近2000家,到2022年突破4.2万家,涨幅超20倍。为了规范行业发展,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五批企业白名单,共计156家,这些企业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
但电池回收产业也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跟踪溯源难,以及信息流、货物流、税务流不畅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就有企业指出,现在很多退役的废旧动力电池,并未完全进入正规企业,而是流向了非正规的渠道。甚至在走访过程中有商户指出,超六七成的废旧电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贩和“小作坊”手中,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让参与其中的企业合规竞争成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各类优惠政策或研发项目来鼓励支持回收行业的技术研发,让企业能够不断地提升资源回收率及效益。而从行业上,则可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灰色产业链发展。
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需要加强白名单企业入门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规范。一方面,能从根本上引导动力电池的合规处置,避免安全与环保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