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廉价用工时代已渐去,升级换代向产业链高端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等困境,为保持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亟须利用新一轮技术革命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之形成新竞争力,用新技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以深化改革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对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发表了他的看法。
隆国强表示,目前中国出口产品的品类非常丰富,既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也有很多高科技产品。根据中国海关统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左右。但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看,中国出口的大量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真正资本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并不是在中国完成的,苹果手机就是典型一例。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是,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发展固然是好事,但从产业竞争角度来看,这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当然,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仅源于劳动力成本,还包括很多综合性因素,如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
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竞争力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维持制造业大国地位必须加快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成功经济体都经历了竞争力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过程。1960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个经济体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经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是这些高收入经济体的普遍特征。
在隆国强看来,当今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来袭,这为中国保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机遇。用好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就可能让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再被简单地转移出去,而是让相当一部分份额继续留在国内助力创汇,但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
隆国强以纺织和服装为例说,现在纺织和服装是不同的产业,服装业更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早期纺织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今天的纺织厂已经非常现代化,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厂房内大量使用机器人操作,仅需几名工人。事实上,很多产业都经历过随着技术进步而使产业转型的过程。
隆国强还指出,新一轮技术革命还将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商业模式上的转型。
中国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工厂",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瞩目的.当前国际分工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亚洲、中国有着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和高储备的资本优势,因此在全球物质产品加工制造中见长.而北美、俄罗斯、中东等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宗商品供给者,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英美国家则在高新技术、软环境、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服务业和新经济产业领域具有垄断优势.显然,中国制造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其实,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原来的"加工—贸易"增长模式的强制性调整.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尽管这个任务是长期的.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呈消退趋势.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这样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局面就是人口红利给予的丰厚回报.如今,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浮,大量加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低劳动力成本的东南亚国家.在中国,廉价用工时代已渐去,提高生产效率、向产业链高端转型迫在眉睫.
当下,中国制造业想要保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就要快于工资增速.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心在于打造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低端上升至中高端,使得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而是技术这一新的资源禀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