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早期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劳动,随着技术的改进与发展,机器人由于可靠性高以及寿命长的独特之处逐渐被用于工业制造。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15%
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作为科技变革的重要领域之一,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将产生深刻影响。
当今世界,人口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不少国家、投资者和富有想象力的人才都希望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工业机器人生产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然而,我们在关键技术、基础算法、核心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面临技术挑战,亟待弥补不足。
中国成全球最大应用市场
2016年我国机器人销量 8.7万台,同比增长 26.9%,快于全球增速 15.9%,占全球销量的 30%。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 11.1万台,同比增长27.59%,增速连续三年扩大。与销量增长相应,我国机器人产量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数据,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3.11万台,同比增长81%。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仅为68台,全球的平均使用密度为74台,韩国、新加坡、德国的密度高达 631台、488台、309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1万台,按照机器人均价15万元计算,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目前,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据统计,2016 年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ABB、库卡、安川、发那科为首的外企品牌占中国机器人行业 69%的市场份额。然而,国内机器人企业正以强劲态势抢占市场份额。 2013 年到 2016 年,中国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所占份额已经从 25%上升到 31%。
从全球来看,整体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灾后救援类的特种机器人研制成为热点。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98.2亿美元。技术创新主要围绕仿生结构、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三个方面,涉及工程材料、机械控制、传感器、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美、日和欧盟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研发进行重点布局。
市场趋势分析
就国内而言,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渐显,产业链下游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加速并购和研发进程。服务机器人亮点突出,智能相关技术可比肩欧美,企业瞄准智能生活领域。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拓展,其中极限作业机器人增速最快,此外,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等形成规模优势。
人口红利渐行渐远,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到达刘易斯拐点,劳动人口占比从2011年的 75%降至2017年72%。劳动者工资水平逐年提升,2017年制造业人均工资高达5.95万元/年,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企业普遍感觉到用工荒和利润率下降, 使用机器人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深入到了工业、服务业、军事等多领域当中,但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受到了科研水平落后、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低、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制约,还存在很多问题。机器人发展现状分析,但在我国对各类机器人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未来机器人在我国将会高速发展,我们也相信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一定能够快速提升,为《中国制造2025》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