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机肥料使用占比较低,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有机肥料行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有机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城市污泥等经过处理后制成的肥料。
应用范围
生物有机肥主要应用于蔬菜、水果、中草药、烟草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上。尽管在一些地区施用生物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但其在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以及一些生态示范区的应用效果良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行业发展政策背景
当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有机肥料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并不断完善化肥行业政策,从有机肥料产量、利用率、施用方式、原料结构、产品质量、经营企业的税率、产品进出口税率等方面出台政策调整化肥市场秩序,促进有机肥料行业健康发展。如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选择部分耕地酸化、盐碱化较严重区域,试点集成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耕作压盐、增施有机肥等治理措施。通过施用草木灰、叶面喷施、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替代部分化肥投入,降低农民用肥成本。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就地利用处理。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要目标同向,聚焦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列出清单,细化措施,逐项落实。资源同聚,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要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聚集,发挥集合效应,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纵观全球发达农业国家,大幅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农业发达国家都超过了一半这个分水岭。
数据显示:在美国有机肥料占比46%、英国占57%、德国占60%、法国占37%、澳大利亚占55%、加拿大占60%、韩国占48%、日本更是达到非常高的76%。
目前,在中国,有机肥在整个农业肥料投入中占比在20%左右,如果提高到50%,相当于肥料当中有机肥与化肥各占一半的比例,那就意味着有机肥的产量要达到6亿吨,以每吨产值800元/吨来计算,那么整个产业的年产值将高达近5000亿元,这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肥料行业新的发展空间。
有机肥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有机肥料行业的产业链包括原料采集、生产加工、销售推广和终端应用等环节。
1)原料采集: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这些原料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生产有机肥的主要来源。
2)生产加工:在生产加工环节,原料需要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堆肥发酵、粉碎、混合等,以确保肥效和微生物活性。生产商通过微生物发酵、有机物料混合、造粒、干燥、筛分等步骤,生产出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复合有机肥等产品。
3)销售推广:销售推广环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包括超市、农资店、电商平台等。销售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农家肥(如堆肥、沼气肥、植物灰等)、绿肥(如黄芪、苜蓿、豌豆等绿肥作物)以及商品有机肥等。
4)终端应用:终端应用主要面向农田、果园、菜地等农业生产领域。有机肥适用于农业、林业、园林绿化等领域,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可是中国有机肥行业市场规模虽然已达千亿,但行业内重点企业生产营业收入占市场规模比例不到0.1%,整体来看,在我国有机肥行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偏多,行业产能相对分散,其中产能在2万吨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三分之二。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暂未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行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的数据,目前全国有机肥企业共有约2283家,商品有机肥947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318万吨、生物有机肥151万吨、有机无机复合肥422万吨。在这个枯燥的数字背后,其实反映了有机肥行业小而散的现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能够像大化肥一样做大的企业寥寥无几。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市场需求升级的背景下,部分落后产能逐渐被市场淘汰,有机肥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有机肥市场将逐渐向头部优势企业聚集,具有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的大型企业将会胜出。尤其是一些肥料巨头的加入,也必将会改变传统的有机肥产业,行业发展将向品质化、品牌化以及规模化等方向转变。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