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让你读懂了解AI和BigData产业趋势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1、 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自2015年已来,国家和地方连续出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布局: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人工智能成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2016年3月,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重点突破新兴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2016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宣布举全国之力在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按工信部的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216.9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52.8%。计算机视觉、语音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更为成熟,所占比例分别37%和22%;“2018中国IT市场年会”发布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根据易观《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认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探索阶段,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多个行业及场景中,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技术已获得一定的发展,率先实现技术落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发展的重点。
2、大数据产业领域
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我国国家战略。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此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都重申了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在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预示着我国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加码。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已初具一定规模,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业务收入为2800亿元左右,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及服务业收入要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30%左右。根据赛迪的预测,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延续增长,将达到224.4亿元,神经计算、深度学习、语义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结合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分析成为热点,数据价值加速释放,大数据应用需求不断扩大,伴随着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效果不断凸显,大数据企业应用的接受程度持续增加。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
1、 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按工信部的中国信通院预测2018-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增速分别达56.3%、47.5%、42%,整体规模达到339亿元、500亿元和710亿元;“2018中国IT市场年会”随着国家规划的出台,各地人工智能相关建设将逐步启动,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增长率达到26.2%。人工智能市场整体上正处于探索阶段,基础层、技术层逐渐成熟,但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已不满足各行业的需求,不同行业在应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数据资源也同样不同,需要针对行业特点,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从场景出发,实现技术落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2、 大数据产业领域
发展大数据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码,产业前景将持续向好。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政府引领数据开放及大数据应用,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数据发展纲要》中制定了“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政府带头引领数据开放,将有望催生产业下游应用的繁荣。2017年的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提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表明对大数据应用产品的采购力度有望逐步加大,有望进一步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和预期,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及服务业收入要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30%左右。根据赛迪的预测,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过550亿元,行业进入应用实施期。另一方面,海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海量的大数据对算法模型不断训练,又在结果输出上进行优化,从而使人工智能向更为智能化的方向进步,人工智能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将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