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产业现状、驱动因素、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电梯是服务于建筑物内特定楼层的垂直运输设备,包含垂直电梯(占比85%)、自动扶梯及人行道。按用途分为乘客梯、载货梯、医用梯、观光梯等8大类,属于特种设备范畴。
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电梯市场持续增长,中国作为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市场规模已突破1557.77亿元,主要受城镇化、基建扩张及老旧电梯更新需求驱动。2023年中国电梯产量达122.37万台,保有量超1062.98万台,未来五年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技术将成为行业升级核心方向。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其中商业综合体与公共建筑换新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城市更新需求:超15年老旧电梯超100万台,政策支持改造(2024年国债支持4.1万台)。
基建扩张:轨交、机场等公共项目拉动高速电梯需求(2023年产量7.8万台)。
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需求增长,出口占比升至18%。
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主要涉及基础原材料及电梯零部件的制造,包括钢材、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以及曳引机、电梯控制部件、门系统、电缆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电梯制造业的中游主要包括各类电梯产品的制造,根据电梯的型态,我国电梯产品主要可划分为载人(货)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以及自动人行道等三种类型。
下游环节则是电梯的应用市场,包括住宅地产、商用地产、旧楼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等领域。
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设备老化与维护不当:电梯设备老化导致故障频发,维护保养不及时,给乘客的安全带来威胁。
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现有的应急救援机制存在反应不及时、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无法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
乘客安全意识薄弱:部分乘客在使用电梯时存在不文明行为,如超载、强行扒门等,增加了电梯运行中的风险。
智能化水平低:现有电梯普遍缺乏智能化功能,如智能调度、远程监控等,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高效、便捷的交通需求。
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电梯企业竞争激烈,部分企业采取低价策略,甚至牺牲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不足:电梯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进展缓慢,与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融合不够深入。
信息化程度不足:电梯行业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电梯运行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
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梯制造成本,进而影响产品的售价和企业的利润。
安全问题:电梯事故频发,涉及产品质量、维护保养和使用管理等多个环节。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电梯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度集中的特点。根据相关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约2152.9亿元,整梯销量为99.7万台,显示出行业的稳健发展态势。从市场份额来看,外资品牌如通力、日立、三菱电梯和奥的斯等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本土品牌如上海机电、康力电梯、广日股份等也在积极寻求发展和突破。
中国电梯行业的竞争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以通力、日立、三菱电梯和奥的斯为代表的老牌外资电梯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具有明显优势。
第二梯队:包括迅达电梯、东芝电梯、蒂森电梯等外资品牌,虽然客户管理精细程度相对较弱,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梯队:以本土品牌如上海机电、康力电梯、梅轮电梯等为代表,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发展势头强劲,逐渐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存量市场主导:2025年旧改需求占比将达35%(2023年为20%)。
技术融合:AI故障预测覆盖率将超60%,节能电梯渗透率突破50%。
出海加速:东南亚市场增速超25%,本土企业海外收入占比目标30%。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